• 128阅读
  • 0回复

在怀念志愿军的日子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25
第5版()
专栏:朝鲜通讯

在怀念志愿军的日子里
本报记者 史立成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入朝作战十周年和凯旋归国两周年的前夕,我们访问了志愿军曾经战斗过和居住过的地方。
进入临津江上游一带,远远地就望见山崖上、青松间一条巨大的标语铮明闪亮:“中朝友谊,与世长存”。这是志愿军两年前凯旋归国时,同朝鲜父老一起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用白石子砌成的。几位阿爸基告诉我们,每天,东方升起的太阳,头道光芒首先照射在这八个大字上。若是雨后晴天,这条标语仿佛像空中彩虹那样灿烂夺目。看到这条标语的人,自然地怀念起中国的亲人们。
从朝鲜人民这样许多次的倾心谈吐中,我们知道朝鲜父老是怎样怀念着中国人民志愿军。
阿妈妮的心
松亭里有一位五十七岁的阿妈妮崔文弘。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老妈妈带领村里的妇女修桥、补路,看护志愿军伤员。志愿军为感谢老人家的恩惠,留赠给她十多张照片。阿妈妮把这些照片和亲生儿女的照片一起夹在镜框里,挂在洁净的墙上,并且常常从墙上摘下来久久地望着。一天深夜,阿妈妮看一会儿照片,望一会儿北方天际的星斗,不知不觉睡着了。但是,睡梦中,她又梦见了亲爱的志愿军。一天夜里,她指着志愿军战士的照片对儿女们说:“要把这些流传下去,这都是咱们家里的人!要不是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并肩作战,打败美帝国主义,咱们还不知道在不在世上。”
崔文弘老妈妈拉住我们的手,含着热泪说:“我想志愿军比想亲生的儿子还难受!想儿子能见到,想志愿军可什么时候能见到呀?”有人劝她老人家别过份感怀,还告诉她志愿军回到祖国参加了大跃进的行列。崔妈妈张开两手说:“中国同志大跃进,事情忙,那么让我们特别想念志愿军的人到中国去看看吧!”
朝鲜阿妈妮们都有崔妈妈这样怀念志愿军的心情,她们常常问:志愿军同志都健康吗?他们都住在那儿?建设北京的队伍里有他们吗?他们参加了三门峡水电站建设吗?在大跃进当中立了功没有?
珍贵的礼物
朝鲜人民在怀念志愿军的日月里,常常拿出志愿军留赠的礼物,看了又看。礼物有从上海、杭州来的织锦、镜子、剪刀,湖南、广州来的刺绣花巾,北京来的书刊、本子、画片,辽宁来的胡琴,有志愿军战士用弹壳做的花瓶、笔筒,还有那嵌有毛主席像的金光闪闪的纪念章。“活的罗盛教”黄治富从冰窟中救出的朝鲜少年李清焕,今年7月中学毕业后去参加人民军的前两天,把黄治富赠给他的圆珠笔、本子、书签和抗美援朝纪念章,在灯光下看了好久。最后,他把这些珍贵的礼物装在一个木箱里,交给他的叔父李采先说:“叔叔,我参军去了。这是我最心爱的东西,不要让旁人动它。”
朝鲜人民把志愿军使用过的铜勺、铜碗,坐过的板凳,栽的树,开的地,种的花,都当做珍贵的物品格外爱惜。在三巨洞,我们看到志愿军在道路两旁栽的洋槐树,东山上种的“中朝友谊林”,现在都是枝干粗壮,叶子稠密,有两人高了。东山北端,有十五町步被当地人民称做“宝地”的稻田,是志愿军临走前采用客土作业的方法开出的。田边溪水潺潺,金黄的稻子已经收割下来,堆在田间。
守陵老人
在怀念志愿军的日子里,朝鲜人民对安息在他们国土上的志愿军烈士,怀着更加深厚的感情。逢年过节,党政领导人、工人、农民、学生和人民军战士,带着酒和菜,捧着花圈,祭奠英灵。我们瞻仰的几处志愿军烈士墓,处处整洁,满园花香。
在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我们来到武陵里志愿军烈士陵园。这儿,无穷花开的正盛,松柏树和青草一片翠绿,四周木栏杆洁净如洗,牌楼巍然屹立,离百十步远就看清了牌楼上的二十二个大字:
“用鲜血灌溉花朵千古不谢,为和平创造伟绩万古流芳”。
看守陵园的老人叫全相亿,今年六十一岁。他哥哥全相业老人原来在这里看守陵园。1957年冬季,相业老人身染重病,把他叫到身边说:“相亿,我死了没有什么,只是再不能打扫志愿军烈士陵园了。你要像我这样做,对志愿军烈士尽到心。”相亿按着哥哥的遗嘱,搬到陵上,春夏秋冬,有雪扫雪,有草锄草,下雨时排水,刮大风时栽杆子扶植花草。白天扫墓培土,夜晚就在陵园睡。
友谊的力量
朝鲜人民在怀念志愿军的日子里,把深情厚意加倍地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所走访的地方,今年全是好收成。大路上牛车来来往往,村庄里不时地传出农业机械脱谷、扬场的声音。
去新兴里的路上,伊川郡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元景喜望着丰收的庄稼说:“这里过去一直靠外来的粮食度春荒。今年,除留下全郡足够的口粮还能卖给国家五百多吨余粮。我们缺粮区变成余粮区,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党和金日成同志领导的正确,抓紧了农业生产。……可是,朝中友谊也是我们增产的一股力量。农业社社员们在生产的时候,常常喊:拿出朝鲜人民军和志愿军打敌人的劲头来!像志愿军那样开荒种地!……”一位名叫李炳熙的农业社仓库保管员告诉我们:支上洞的社员领工具时,抢着要用志愿军留下的那两把铁铣铁镐去种地。他们说:用志愿军的铁铣铁镐开地播种,身上就有用不完的劲头。
我们和几位阿爸基、阿妈妮告别时,他们那热烘烘的手久久舍不得放开我们。朝鲜父老怀着绵绵情意要我们向中国亲人转达他们的心意。他们说:“我们日子越好过,越想念志愿军。中朝友谊,与世长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