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榆树各级党团组织加强对农村青年思想教育 广大青年决心大办农业生产 老年人称赞他们是“有出息的接班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26
第3版()
专栏:

榆树各级党团组织加强对农村青年思想教育
广大青年决心大办农业生产
老年人称赞他们是“有出息的接班人”
新华社长春电 吉林省榆树县各级党、团组织,重视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关心青年的学习和生活,全县七万青年安心务农,决心红在农村、专在农村,老一辈人满意地称赞他们是“有出息的接班人”。
中共榆树县委在历次运动中,都把教育青年一代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责成各级团委具体做这项工作。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运动中,各级团委根据中共榆树县委的指示,结合青年的特点,在广大青年中进一步开展了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热爱集体、爱学习的“五爱”活动。组织青年学习了邢燕子等人的事迹,还树立了乔德山为本县青年热爱农村的标兵。乔德山从1957年7月初中毕业后,就回到五棵树公社福利管理区参加生产,三年多来发愤图强,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懂就学,拜老农为师,成为“庄稼地里的全把式”,被评为省农业战线上的红旗手。各级团组织号召青年们向邢燕子、乔德山学习,同时还组织各种活动,如团课、团员和青年联欢晚会等,组织广大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通过报纸、广播等大树标兵。通过大宣传、大讨论和开展学、赶、比先进的社会主义大竞赛,使广大青年进一步树立了“务农光荣”的思想,许多青年说:“脚踩黄泥土,鞭打老黄牛,没有庄稼人,人人都发愁。”全县有四万三千多名青年订了红专规划,决心红在农村、专在农村。榆树镇公社靳家管理区第三队妇女队长于桂珍,不但自己安心农业生产,还写信动员她的未婚夫巩盛林回乡参加生产,巩盛林在于桂珍的帮助下,现在已被评为“五好”社员。
各级党、团组织在向广大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还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们宣传“青年在农村大有可为”的道理,让他们鼓励自己的子弟安心务农。弓棚子、新庄、大岭等公社的七十多名家长在听了宣传以后,写信给在外地的子弟,动员他们回到农业生产战线。弓棚子公社共和管理区召开家长和学生座谈会以后,有五名家长动员自己的儿子回乡生产。老社员徐信动员他家里的两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了生产,他的儿子徐树昌,现在已成为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
各级党、团组织还大办业余教育,县里举办了各种技术训练班,各公社建立了业余技术学校,许多青年种了试验田,通过这些办法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材。现在,全县有五百多名青年学会了驾驶和修理拖拉机,三百多名青年学会了开动力机,二千一百多名青年学会了培育良种,三百多名青年学会了植物嫁接,在畜牧战线上,有二千五百多名青年学会了人工授精和防疫。各公社还大力组织业余文化学习,现在有五百多名初中毕业生进入业余高中班,四千五百多名高小毕业生达到初中水平,二千一百名文盲达到了高小程度。
各级党、团组织对青年们的生活问题也非常关心,具体帮助他们安排好生活,和正确对待婚姻问题。现在,已有许多青年夫妻被评为模范夫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