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为兄为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27
第2版()
专栏:上海通讯

为兄为弟
本报记者 张杰 周永康
7月,长江两岸景色如画。一艘轮船划破平静的江水,顺流而下。甲板上,上钢三厂的鲁金桂正在凝神沉思,那山明水秀的江南风光,显然没有引起他多大的兴趣。
“老鲁,又在想红旗啦?”上钢一厂的唐周根走了过来。
老鲁看了看这个竞赛的老对手,半开玩笑地说:“对,你们这次得了红旗,可要当心再被我们夺回来……。”
这两个人,一个是上钢三厂平炉车间的党总支副书记,一个是上钢一厂平炉车间的党总支副书记。这两个车间几年来一直是竞赛的对手,又是亲密的战友。两个党总支副书记刚在重庆开完了全国小型平炉评比会议,这时正在返回上海的途中。在这次评比中,上钢一厂把被上钢三厂夺去了有两年之久的全国小型平炉高产红旗,重新夺了回来。一路上,这件事常常成为他们两个人谈话的中心。
唐周根听老鲁又提起红旗的事,兴奋地说:“希望你们赶快追上来。那时候,我们就去把红旗插在你们三厂的炉子上。”
“红旗插在你们一厂的炉子上,或者插在我们三厂的炉子上,反正一样,都是上海钢铁工人的光荣。我们一定要同心协力,保住这面红旗。”
唐周根完全同意老鲁的看法:“对,大家都是为了钢,又不是光为了红旗。以后,你们生产中有啥困难,只要打个电话来,我们随叫随到。”
我们也保证大力支持你们,让你们红旗越举越高。”……
轮船驶进了黄浦江。两个党总支书记迎着海上送来的东风,肩并肩地站着。
半夜派 “援兵”
唐周根回厂几天以后的一个晚上,夜班工人正在平炉前面奋战。紧靠着车间的党总支办公室里,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总支书记周富坤刚拿起电话筒,就传来了三厂平炉车间鲁金桂的声音:“老周,我们马上就要烧结炉底,技术上有困难,请你们赶快支援一个技师。”
周富坤挂断了电话,马上告诉广播员:“快找徐妙荣!”
徐妙荣是一厂平炉烧结炉底的能手,经验丰富。他烧结的炉底,质量好,寿命长。而三厂呢,这个问题过去还没有很好地解决。鲁金桂从重庆回来以后,三厂平炉工人追一厂的劲头更大更猛了。而生产中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烧结炉底质量不高。有几次,在快要赶上一厂的紧要关口,炉底不争气,停下来一修就是几个小时,结果还是落在一厂后面。今天晚上,又要烧结炉底了,鲁金桂决定向一厂搬“援兵”。
徐妙荣听到扩音喇叭里传出叫他的声音,便立即赶到总支办公室。总支书记、车间主任把支援三厂的事告诉他,并且再三嘱咐:“你一定要把三厂的炉底烧结得比自己的炉子还要好。”徐妙荣考虑到三厂的炉子自己不太熟悉,一个人怕不行,便把护炉员杨盛兴找上,一块向汽车站奔去。
夜已经很深了。两个人赶到三厂,等在门口的三厂老护炉技师张秋远一个箭步迎了上来:“徐师傅,今天三班的护炉员都在炉前,全听你指挥。”徐妙荣刚想谦让几句,出钢的钟声响了。他马上奔到炉前,四周观察了一番。准备工作,三厂工人已经全部做好。徐妙荣像个指挥员,又像个战斗员,和三厂工人一起,一会儿拉过管子吹压缩空气,一会儿提起铁锨铺镁砂……。三厂的工人紧紧地跟着他,一面做他的助手,一面学他的经验。
四个多小时过去了,东方现出了曙光。烧结炉底的战斗宣告结束。三厂的工人也掌握了徐妙荣的先进经验。从这开始,三厂平炉炉底的使用寿命从原来的两、三天延长到六天左右,为快速炼钢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三次送图纸
徐妙荣走了以后,三厂工人们开了个会。有的人表示,要学习一厂工人无私地支援兄弟厂的崇高风格;有的说:我们虽然失掉了红旗,也要把自己的好东西送给一厂,来一个“后进帮先进”。
以后,三厂工人每次到一厂学习的时候,都十分留意自己有什么东西可以贡献给一厂。有一次,三厂的工人在一厂炉前,看到他们还在用人工补炉,就想起了自己车间里的补炉机。
三厂的补炉机,原来是鞍钢的经验。车间副主任韩忻亮等几个人在东北参观时学了回来,又根据小型平炉的特点作了改进。用这种补炉机补炉,既省时间,又省人力,可以大大提高补炉效率。
一天,三厂平炉车间另一个党总支副书记范复胜和检修工段工长蔡杏生谈起了这件事。范复胜说:“一厂也是小平炉,我们这台补炉机对他们可能有用处。最好找个人把我们的图纸送过去。”
“那我去!”蔡杏生自告奋勇地说。蔡杏生参加过自己车间里一套补炉机的改制工作,所以他感觉自己去比较合适,可以当场交流经验。
不巧,当天下午蔡杏生要修另外一套设备,腾不出时间到一厂去。他又唯恐耽误时间,便把补炉机的一张总图交给工人马根生,叫他立即送去,并且告诉他:“你对一厂的同志说,让他们先看一看,有问题我随后就到,和他们一起商量。”
可是,等他修好设备,已经是深夜三点多钟了。第二天一清早,他就带了一大叠补炉机的分图,赶到一厂。
蔡杏生来到一厂平炉车间,一厂的工人正在为补炉机的事为难。原来,三厂的补炉机是吊在行车上用的,而一厂炉前没有行车。“这倒是个难题!”蔡杏生就在炉前和一厂工人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后来,他提了个建议:采用活动的地上转盘,来克服没有行车的困难。
过了几天,三厂车间副主任韩忻亮又把一批补炉机上零件的图纸,亲自送去。
于是,三厂平炉三送图纸的故事,就在人们中间传开了。三次送图纸的人,从工人、工长到车间副主任,真是人人都重视;而三次送去的图纸,从总图、分图到零件图,真是越来越周到。三厂平炉工人就是这样处处主动为一厂平炉着想,关心一厂的平炉,就像对待自己的炉子一样。
共炼“友谊钢”
9月中旬的一个下午,上钢一厂平炉车间大门口,贴着一张醒目的红色快报,上面写着:“上钢一、三厂快炼大会演”、“钢名:友谊钢”。
炉前,一厂青年班炉长钟大明和三厂青年班炉长牛仲发,并肩站在一起。
钢水正在平炉里沸腾着。加料的时候到了。钟大明用手一挥,沉重的炉门升了起来。奔腾的钢水被一堵灰白色的“门槛”紧紧地挡在炉内。钟大明看到这个“门槛”,不禁向老战友牛仲发望了一眼。原来这种方法,是一厂从三厂学来的。它不仅消灭了炉前的“跑钢”事故,而且提高了炉产量……。
炉前的战斗越来越紧张了,两个厂的青年炼钢工人,排成一字长蛇阵,一个接一个地往炉内投石灰。四次钢样取过,两个青年炉长满意地点点头。
出钢的时间到了。在“当当”的钟声中,牛仲发紧跟在钟大明的后面,注意力更加集中。因为他这次来和一厂工人一起炼钢,就是为了再一次学习一厂“炉外脱硫”的先进操作方法。而这个操作方法只有在出钢时的一刹那才能看到。钟大明和他的同伴们也知道牛仲发的这个心思。尽管这一操作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但他做得非常认真,手脚干净利落,好让牛仲发看得一清二楚……。
一道红光冲天,耀眼的钢水照亮了整个车间,一下子冲进了盛钢桶。就在这短短一瞬间,牛仲发又一次清楚地看到了钟大明精湛的脱硫技术。
看是看到了,可是三厂的工人回到自己炉子上运用起来,老是不稳定。这件事使两个车间的工人都很着急。一厂工人着急的是:这个经验没能在三厂的炉子上开花结果,自己也有责任;而三厂工人着急的是:一厂的炉外脱硫,明明是个好经验,对方也曾经不止一次地传授过,而自己还是学得不深不透,掌握不了。
不久以后,两个平炉车间的青年班炉长又在三厂的平炉上会师了。他们再度合作,共炼一炉“友谊钢”。这次以三厂工人为主,一厂工人一面协助他们操作,一面仔细观察三厂工人的脱硫方法。双方一起会诊,找到了问题所在。三厂工人终于掌握了这项先进经验,每炉钢的冶炼时间缩短了近二十分钟。
这两个厂的平炉车间像兄弟一般的亲密,同呼吸,共欢乐。他们炼出的每一炉钢水里,都包含着两个车间工人的智慧,闪烁着共产主义大协作的光芒。现在,两个车间的四座平炉都跨入了全国先进的行列,像四朵钢花一样,在黄浦江两岸,发出耀眼的光辉。(附图片)
介夫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