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中朝友谊万古常青——访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烈士的父亲罗迭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27
第4版()
专栏:

中朝友谊万古常青
——访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烈士的父亲罗迭开
新华社记者 刘见初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十周年的前夕,我访问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烈士的父亲罗迭开。前几天,他接到他朝鲜儿子崔?的来信。信上说:我们的骨血情谊,使我时刻感到好像坐在中国爸爸、妈妈身边;这种情谊好像灿烂的阳光照到大地,使我时刻感到温暖。在信里,崔?向他的中国爸爸汇报了自己工作情况,表示要经常学习盛教哥哥的革命精神,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罗迭开是位年已六十、身体健壮的老人。我去访问他的时候,他正在准备给崔?回信。老人热情洋溢地叙述了中朝人民这种用鲜血结成的牢不可破的友谊。
1952年1月2日,罗迭开的儿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了抢救失足掉进冰窟的朝鲜少年崔?(现在是朝鲜人民军战士),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罗盛教这种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受到中朝人民无限的崇敬。在他牺牲的地方——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人民,按照朝鲜人民最隆重的礼仪安葬烈士,并将石田里改名“罗盛教村”,泥栎河改名“罗盛教河”,安葬烈士的地方改名为“罗盛教山”。为了纪念烈士,朝鲜人民还修建了“罗盛教纪念碑”,金日成首相亲笔在纪念碑上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朝鲜人民中流传着“青青河,高高山,中国英雄万万年,我们心爱罗盛教,赞美的歌儿唱不完!”的歌词。
“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的,说不完,也讲不尽。”罗迭开一开头就这样说。从1952年罗盛教牺牲到现在,他每年都收到来自朝鲜各地的大批信件。许多信上热情地称他为“中国爸爸”,烈士的母亲为“中国妈妈”。写信的有工人、农民、人民军战士、学校师生和烈军属等。他们有的向老人报告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有的汇报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成绩;有的要求老人介绍罗盛教烈士的生平事迹,有的表示自己坚决学习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做好工作和学习的决心。每一封信,每一句话,都表达了朝鲜人民的深情厚意。八年来,他收到这样的信三千多封,今年收到的有四十多封。除了热情洋溢的信件外,朝鲜人民还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当作礼品送给老人。这些礼品有精致的朝鲜民族服装、餐具、首饰、鞋袜等。他告诉我,朝鲜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朴在根曾经以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炮弹,掩护了志愿军伤员,他的妻子李玉善在朴在根牺牲以后,也把自己结婚时穿的衣服、戴的首饰等,送给了老人的第二个女儿婉香。最使老人不能忘怀的是1953年他参加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到了朝鲜,受到朝鲜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忆道:当他到达成川郡“罗盛教村”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成行列队,敲锣打鼓,热烈地欢迎他,人们把他抬起来。在这里,他第一次会见了他的朝鲜儿子崔?,父子俩热情地拥抱,老人、崔?和崔?的父亲三个人睡在一个炕上,长谈到深夜。那时,他激动地说:“盛教,你永远活在朝鲜人民的心里,这里到处都有你的亲人——你的伯伯、叔叔、兄弟、姐妹和战友。”更使他难忘的,是会见了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首相。金日成首相在宴会上斟满一杯酒,拿到他跟前,亲切地对他说:“谢谢你生了一个好儿子,他为朝鲜人民牺牲了,谢谢你这样的好爸爸。”老人说:“这些情景,我永远也忘不了。”
谈到崔?,老人说:“那是个好孩子。”崔?经常给他写信问好,汇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1954年,崔?随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来到他的家里,亲切地叫老人们“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紧紧地抱在一起,流下了眼泪。崔?每次来信,他都很快复信。今年,他就给崔?写了三封信,告诉家里的情况和家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勉励崔?努力学习、好好工作,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最近他给崔?的信上说:“几年来,你在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首相的培养教育下,飞快成长,希望你永远记住,将你的一生永远献给党和人民的伟大崇高事业。”
他对朝鲜朋友的每一封来信,也都非常珍惜。1958年,他接到朴在根烈士的妻子李玉善的来信以后,他复信说:“当接到您的来信,我的心情特别激动。您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精神向我介绍了一系列的情况。我看到了朝鲜人民的来信,总是看一遍又一遍,特别是您的信,我连看了三遍,真像见到久别亲人的来信一样。”他对朝鲜人民送来的每一件礼品,也都像珍宝一样地保存着。我们去访问时,他拿出一件朝鲜式样的绸料上衣。他说:“这是1953年我去朝鲜时金日成首相亲手送给我的,穿了这件衣,心里更加暖和,更加记得朝鲜人民的深厚友谊!”
当我和他告别时,他说:我们和朝鲜人民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共同斗争中结下的深厚友谊,一定会像长白山的苍松一样,永远常青,像鸭绿江的水一样,永流不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