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把知识和青春献给农村建设事业 铜山县三堡公社一千多知识青年提高政治觉悟学会生产本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29
第3版()
专栏:

把知识和青春献给农村建设事业
铜山县三堡公社一千多知识青年提高政治觉悟学会生产本领
据新华社南京27日电 江苏省铜山县三堡人民公社历年来参加农业生产的知识青年已经超过一千人,其中有高中、初中的学生和高小毕业生。他们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学会了许多农业生产本领,为推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文化、加强农村人民公社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三堡公社解放前人民生活贫困,读书的人极少,许多农家几辈子没有人上学。解放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绝大部分农家子弟都上了学。许多农家子弟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农业劳动,决心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曾被少数人称为“傻姑娘”的王萃苹,是1955年高小毕业的。当时她父亲是区长,哥哥是一个中学的负责人,不少人认为她将升学或找工作。但是她看到了农业合作化的远大前途,认识到农村迫切需要有文化的青年人,便毅然参加了农业生产。几年来她积极劳动,曾十多次被评为模范社员,去年春天又被选为生产小队长,群众对他非常爱戴。像王萃苹这样安心农业生产的知识青年,全公社各大队都有。今年暑期全社又有一百七十多个知识青年,响应党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参加了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
三堡公社参加农业生产的知识青年,几年来和广大群众一起与穷山恶水搏斗,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今年夏秋干旱时,滕寨大队的知识青年滕绍仁带领群众日夜引水灌田,水源干涸后,他为了找水源,曾几天几夜不下山,发现没有枯黄的草就往下挖,十几天就找出和挖掘出二十多个山泉,使山坡上二百多亩地获得了丰收。这个解放那年毕业的高小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人人称赞的大队党支部书记。王楼大队由十五个知识青年组成的“青年飞虎队”,在生产上样样干得出色,在各个方面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这个公社的知识青年几年来广泛开展了科学技术活动,并且采取各种办法帮助社员提高文化水平。各个大队都有各式各样的青年试验田。王楼大队贾村生产队以知识青年邓继文为主的试验场,培育出一种适合当地土质的多穗高粱,已经开始在全社推广。今年春天邓继文等又白手起家,创办了一个化肥工厂,现在已经成为日产三千斤土化肥的工厂。高小毕业生阎鸿武为食堂安装了土自来水,还和社员一起创制出一种土耘草器,提高工效30%。油坊生产队高小毕业生滕道武最近创造了一种双刀切片器,在全社推广后,切山芋的工效提高了50%以上。全公社有五十多个女知识青年担任了保健员,许多知识青年成为水利员和各种农业技术员。全社的一百六十多个群众业余学习组,绝大部分教师都是知识青年。现在全社90%的青壮年文盲已经脱掉文盲帽子。
全社知识青年由于积极劳动,埋头苦干,在各项运动中听党的话,目前已有八百多人被评为模范社员,有一百五十多人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六百多人加入了共青团,有三百多人担任了生产队长和会计、保管员等职务,有六人被选为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对他们也非常关怀和爱护。党委举办的业余党校和团校(每年二次到三次)总是尽可能吸收他们参加学习,同时也很注意组织他们开展业余文化学习,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现在,全公社高小毕业生已有70%提高到初中程度,初中和高中水平的知识青年,文化水平也有了不少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