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新来的参谋——记下放干部平良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04
第4版()
专栏:山西通讯

新来的参谋
——记下放干部平良德
7月5日中午,中共山西省陵川县委理论班理论教员平良德,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很整齐地写下了几行字:“听了县委邢书记关于动员深入第一线的报告,我很兴奋。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基础的基础,没有粮食可就什么都办不成。我积极要求到第一线去,请县委批准……。”他这个申请还没有写完,通讯员进来了:“平老师!组织部通知你马上到组织部开会。”通讯员说罢返身就走。平良德知道事情紧急,也随手停下笔,拿着自己还没有写好的材料,急匆匆地走进组织部办公室,“连部长,开什么会?”他一进门就向组织部连玉玺部长发问。经过连部长向他说明,县委决定下放他到附城公社后山管理区第三生产队担任副队长职务时,平良德十分高兴,他将自己写的材料递给连玉玺,只说了这么一句话:“请领导上看我的工作表现”。
第二天天还不亮,平良德就准备好了一切。吃罢早饭,背着早已卷好的行李,直奔后山管理区。来到管理区,党支部书记牛水富和他打过招呼后,平良德说:“根据领导决定,我到咱们区里的生产队当副队长来了……”没等他说完,牛水富便高兴地说:“再好不过了,正少你这么一个人”。
这个管理区的工作,在附城公社来说,是比较出色的,但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全区四个生产队,有一个生产队,几年来一直赶不上来,这就是第三生产队。这个情况平良德是知道的。当他向支部书记要求赶快确定他到第三生产队时,牛水富却有点犹豫。他认为落后队困难多,任务大,想把三队留下来,由管理区干部包干领导,让平良德到工作较好的二队去工作。“不行,我决心到三队落户”。平良德向支书解释后,得到支书同意,随即拿着行李到三队去了。
大包揽——挑不起担子
社员们一听说新队长来了,都很高兴,三三两两吵着说:“事情好办了,今后不论啥事,咱都可以找找老平,人家是县干部,经得多,知得宽,啥事情也不愁给咱办不妥。”队长姚有保听到社员这些反映,也十分开心地想:老平是县干部,经也比咱经得多,今后队内工作可就有了靠山,可该咱松散松散啦!
“不论怎么样,工作得狠狠抓一下。”平良德心里琢磨着,急得发慌,便找队长了解情况。他一面听队长介绍,一边随手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全队八十户,三百口人,男女全半辅劳力六十个,牲口十三头,耕种秋田九百亩……。后来,他到地里看了一下,一队、二队、四队的秋田都施过了追肥,锄耧过二遍,苗子长得黑油油的。可是验看了三队的土地,却与其它队大不相同,二遍没锄过一亩,肥料还在地里堆着。“真够落后了。为什么同在一个管理区,差别这样大?”平良德脸上冒着汗珠,急得满脸通红地边走边说。
中午时分,社员们正在食堂吃饭,他就趁这个机会,向社员们开始了动员报告:“同志们,我们不能一直甘心落后,要树雄心,立壮志,决心赶上先进队……”队干部们看到平良德又检查又动员,一切都包揽了起来,就在一旁说:老平是个能干家,事情靠他办,咱们来个大兴节约之风吧!(意思是队的工作再不用多操心了)平良德却这样想:党交给的任务,是改变落后队,这个担子非担起来不行。于是,他每天天不明就起床,“上地啦!上地啦!天已经大明……”按门逐户呼唤社员上地,整天价除处理队里零星事务外,抽空就下田,遇事就处理。大包大揽的结果,原来的队干部担子越来越轻,他自己的担子却越来越重,社员们不论什么事情,都要找他来说。有一次社员往地里送了肥,也叫他去点数。这样,琐碎事越来越多,这个也找,那个也找,闹得他每天中午不休息,黑夜到十二点还睡不了觉。
二十天时间过去了,管理区开了小段评比会议,会上平良德交流了自己实干苦干的经验,但生产怎样呢?三队仍比其它队农活迟了十多天。平良德开始有些苦恼了,他向管理区党支部书记牛水富说:“出了个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搞出个名堂来,真是不容易。”水富听了他的话,思谋了半天,对他说:“老平,力气确实出得不小,但没有抓住纲,你想,千斤担子挑在一个人身上,那怎么能行?”老平听了支书的话,心里大大开朗了,虽然一时有些苦恼,但总算明确了一个道理:要搞好工作,必须发挥全体队干部的作用。
当参谋——事事都顺手
平良德接受了前段工作教训,决定改变工作方法,帮助队干部设法提高领导水平,发挥大家力量来进行工作。
麦田准备工作的十天竞赛运动开始了,副队长王保肉又和往常一样,把社员们集中起来,带着下田积肥去了。但究竟在十天内怎样把当前积肥、运肥、耕地、平整土地等几项工作全部完成,心里没有数,做到那算那。正因为每次运动是这样盲目用兵,所以经常是队长累坏了,任务完不成。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平良德不像往常那样着急了,而是细细地琢磨起来,他从乱点兵的现象中,看到的问题主要是工作无计划。于是,他就帮助队长和会计,用了半天时间,把当前农活排了一下队,按任务缓急、轻重安排了劳动力。由政治队长带领十八个劳力,十天积肥一万五千担,由副队长曹永永带领六个劳力和六辆平车,在二十八亩老麦田里平整土地;由正队长姚有保带领八个劳力,上下午轮班运肥。并确定了各种定额,规定了验收制度。这样,大家都很有条理地投入了运动,劳动效率较前提高20%,社员们纷纷反映:队长们增长了才干,这一手搞得真漂亮。
又有一次,队长姚有保十分懈气地说:“真没办法,怎样批评,也不出勤。”原来是指冯景秀老大娘说的。平良德为了了解个究竟,走访了冯景秀老大娘。原来这个老大娘,一贯热爱劳动,但爱占小便宜,有一次取了社里一点东西,队长就在群众面前批评了她一顿。又一次没上地也没请假,队长就叫她当众检讨。这样,就被批评倒了,去年到今年一年多时间,赌气一直没有上地劳动。平良德知道这是工作方法不当造成的,除向冯大娘表示决心改进领导作风外,多方面进行了耐心说服,动员她上地。这样一来,冯景秀思想通了,第二天一早就下田参加了劳动。这时候,平良德就让队长姚有保在大会上作了表扬,冯大娘一听表扬自己,感动得立即站起来说:“队长,只要你相信我还有点成色,我就绝不会丢这个人。从今天起,咱俩比一比,看谁起得早,上地勤。”真的,冯景秀每天都是起早搭黑,积极参加田间劳动,一个月内做了三十个劳动日。冯景秀的转变,对队干部启发很大。队长姚有保说:“凡事不要一个眼睛看问题,既要看到缺点,也要看到优点。”从此,队干部的作风大大改变了,社员同干部的关系更密切了。平良德也越来越觉得培养提高队干部工作能力,是搞好工作的主要关键。
平良德在深入田间劳动中,坚持了动手、动脑,经常和社员谈心,听取群众意见。”薅地结束了,他找到社员侯先富想摸个底细,看当前农活搞什么好。侯先富是个直爽的人,当平良德一问,他就直截了当地说:“你们队干部,要办个正事,咱村从1952年以来,就没有彻底打??,这一项闹下来,就能积十几万担肥。”平良德觉得这个意见很对,就去和队长姚有保商量。有保一听,有些不耐烦地说:“听上一个人的话,就大动杀法,恐怕太盲动吧!”平良德知道有保接受群众意见差,不敢大胆依靠群众,就组织队干部,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件。这样深刻教育了大家,最后经过大家研究,按照社员意见,搞了五天大突击,做到了土堎全部刮,石堎把草拔。打??工作结束了,公社召开了会议部署打草压青,这个队已经跑在了前面,得到了公社的表扬。原来不同意这样搞的队干部们说:“以前咱只知眼睛向上,不知向下,这次听了群众的话,工作取得了主动权。群众路线真是无往不胜。”队干部通过依靠群众做好工作的事实,进一步懂得了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为了经常能够听到群众意见,大家还在群众中组织了一个“诸葛亮”小组,帮助队干部不断改进作风,搞好工作。
总评比——夺得大红旗
8月中旬,管理区召开了夏季工作总结大会。在总结中,党支部书记牛水富特别指出了三队生产搞得很出色,秋田后期加工都超过了其他三个先进生产队别的队锄苗三次的土地一般在50%—80%,三队除普锄三次外,24%锄过了四遍,追肥也比其它队每亩多施五担。麦田准备工作搞得好,二百多亩麦田,原计划每亩积肥二百担,实际完成二百五十担。队干部的工作作风深入细致,能依靠群众,听取群众意见,科学安排工作,从而进一步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劳动效率较前提高20%到30%,出勤率也由原出勤最多的70%达到了92%。
牛水富在总结工作的末尾,提到评红旗的问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红旗该评给第三队。第三队从来没得过红旗,这次夺得了红旗,社员们都很高兴,平良德也乐得眯眯地笑了。
(新华社太原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