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主人翁的风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04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主人翁的风格
姚人为
报载:甘肃省临洮县中孚人民公社红柳生产队,有个六十八岁的老社员牟友兰。虽然不是队干部,可是队里的大小事情,他都要过问;虽然不是饲养员,可是他每天都要到饲养场里转几次;虽然不是放牧员,但他对社里的羊群也挺关心;虽然不是食堂管理员,也不是炊事员,但从一九五八年食堂建立以后,他年年都给食堂种一二亩蔬菜地;……一句话,牟友兰走到哪里管到哪里。
按理说,牟友兰快活到古人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的高龄了,很可以享个晚景;可是他老当益壮,偏偏要多管事、多做事。这是真正做了国家主人翁的风格。
做国家的主人翁,说起来倒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
第一,他有要说要管的革命热情。在旧社会里,人们有“饭吃自己,闲事莫管”的话。今天,在新社会里还有闲事么?没有了。一分钱、一寸土都关系到勤俭持家、勤俭办社的国家大计。要管要说,正是新中国的公民具有高度革命热情和爱国热忱的表现。
第二,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责任感。牟友兰说:“我又不是为了请功求赏,我是为大家。我哪怕明天早上死,今天晚上还是要说要管!”试问,还有什么比关心集体事业比关心个人为重的道德品质更可宝贵的呢?劳动人民坐了天下,自己的事业自己不管,谁去管呢?
第三,他有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的积极精神。
牟友兰老大爷的风格是高贵的。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解放前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的个人主义狭隘自私的旧习气,已经横扫一空了;从他的身上,也正充分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没有过去那一副奴隶相了,他们做了主人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