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1阅读
  • 0回复

东湖农场经验在全县开花 绍兴三熟制面积扩大三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05
第3版()
专栏:

东湖农场经验在全县开花
绍兴三熟制面积扩大三倍
本报杭州4日电 浙江绍兴县坚持不懈推广东湖农场新三熟制的高产经验,使全县新三熟制落实面积由1957年的五万亩扩大到今年的二十一万亩,复种指数提高到265.6%。目前,一个轰轰烈烈、踏踏实实的以多种、种好春花为内容的学东湖、赶东湖、超东湖的群众运动,正在全县蓬勃展开。
东湖农场在1957年试种新三熟(春花——连作稻)成功,全场新三熟制的全年单位产量比绿肥田连作稻增产三成二。中共绍兴县委发现这个先进典型以后,就满腔热情地对待,由县委书记亲自动手总结了这个场种植新三熟制的经验,开始在全县推广。从去年冬天以来,先后在东湖农场召开了十六次全县性的现场会议,一环一环地推广了东湖农场的先进经验;各公社党委也先后组织了各级书记、干部、社员代表八万多人次到东湖农场参观学习。
在推广东湖农场的先进经验中,绍兴县委特别重视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深入解决干部、社员的思想认识问题。例如在“学、赶、超”东湖农场的群众运动开始时,不少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认为东湖农场自然条件优越,说什么“想超过东湖农场是豆腐碰石头,难上难”,对大面积推广新三熟的先进经验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思想,县委发动全县干部和群众开展了“要不要赶?能不能超?”的大鸣大放大辩论。为使辩论深透,以理服人,县委还专门总结了自然条件不好、实行新三熟制得到高产的富盛公社玄溪生产队的经验。活生生的事实深刻地教育了人们,解放了思想,大大鼓舞了广大社员“学、赶、超”东湖农场的积极性。
大面积推广新三熟制,是耕作制度上的重大改革,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县委和各公社党委的负责同志都深入基层,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走群众路线,把实际问题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例如在大面积推广新三熟制以后,劳动力不足和季节紧张的矛盾显得很尖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委除了采取措施保证82%的精壮劳力用于生产第一线以外,并且发动群众大闹工具改革,在割、打、运、耕、种等主要收种环节上推广使用了各种新式工具十二万多件,同时还认真总结先进地区的经验,听取群众的意见,本着“土地一时不空,时间一刻不松,劳力充分利用,力争熟熟高产”的精神,在品种搭配上大做文章。为了解决肥料问题,满足扩种新三熟的需要,县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发动群众大办田头畜牧场,全县已养猪二十万四千多头,大搞绿肥下水,在大江里养活了六万三千多亩革命草。
在推广东湖农场经验的群众运动中,全县各公社有一百个标兵生产队和东湖农场挂钩竞赛。斗门、马山、富盛等公社还以和东湖农场挂钩的标兵生产队为中心,组织了一个连环竞赛网,形成了一个标兵赶标兵、全民赶标兵的群众运动。全县冬种准备工作做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每亩春花田已积肥四十担左右,种子全部有了着落,工具准备也比往年动手早,冬种规划已经普遍落实到小队,有的已经落实到田,广大社员决心力争明年春花收成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