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让教学有力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湖南农学院师生深入田间总结丰产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09
第3版()
专栏:

让教学有力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湖南农学院师生深入田间总结丰产经验
本报讯 湖南农学院师生树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思想,深入田间,广泛总结农业生产中的丰富的实际经验,促进了生产,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湖南农学院早在1958年就将一千余名师生下放到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通过将近一年的劳动,获得了思想、劳动、教学三丰收,这一年师生写出农业丰产经验总结、调查报告、论文五千三百九十八篇,完成了科学研究项目一千五百四十四项。今年,学院党委在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指导下,将支援农业作为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并发展了1958年的经验,采取教师、学生、农民三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大搞群众运动,用多种方法全面地、系统地总结农业丰产经验,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教学质量。
这个学院首先是继续组织师生下放到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通过劳动生产,总结农业丰产经验,他们有的是较长期的下放,有的是短期调查研究。今年7月,学院派出近五百名师生,分赴省内二十八个县,广泛总结各方面的丰产经验,搜集资料。单农学系作物栽培组就写出作物栽培经验、论文五十多篇。今年下学期开始,又有四个专业的师生下放农村。
其次,在校内建立劳动生产基地,贯彻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学院建立了一个一千多亩的实习农场,同时采取每班三亩地,由师生包产、包工、包措施,大搞丰产田,总结丰产经验。
第三、建立科学研究基点,各教研组与丰产社挂了钩,全面及时地总结这些公社的丰产经验。他们又派出师生长期驻点,经常联系,不断补充发展这些经验。农学系、园艺系、畜牧兽医系对于水稻、小麦、油菜、蔬菜、棉花、养猪等方面,都建立了这样的点,仅农学系作物栽培、棉麻两个教研组就建立了六个。
第四、与各方面的农业劳动模范取得密切联系,认真学习和总结劳动模范的生产经验,学院还聘请了十三位劳动模范为特约讲师;有的劳动模范离校较远,师生就带着录音设备,请他们现场介绍经验,回来放送录音授课。同时师生们帮助劳动模范将实际生产经验,总结提高为理论。
这个学院的师生,无论在校内或校外总结农业丰产经验,都贯彻了“以粮为纲”,以农业“八字宪法”为中心,注意总结农作物大面积增产和高额丰产经验,特别是水稻、小麦的丰产经验。作物栽培教研组的师生,与有关科学研究部门配合深入全省小麦主要产区之一的邵东县,总结了黑田铺公社“选用良种,适时播种,深耕多肥,合理密植,用土压兜,加强管理”的办法,使小麦获得大面积丰产的经验,现在已在全省普遍推广,有力的推动了生产。
总结群众的丰产经验,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提高,又反过来指导生产,丰富教学内容。今年来,师生运用下放农村中总结的农业丰产经验占有的丰富资料,进行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通过大破大立,编写出五十多门、一千多万字的崭新教材,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这些新的教材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反映了新的技术成就、丰产措施,更密切地结合了农业生产实际。农学系棉麻专业的师生深入华容县,向种棉劳动模范吴道生了解“保苗先保根,灌溉先降温”的种棉经验后,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这一经验的科学道理,保苗就必须先做好根的施肥、防病、防渍等工作。在干旱和高温的情况下,灌溉前必须做好降温工作。
(湖南农学院通讯组、本报记者 李兰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