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访苏诗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09
第8版()
专栏:

访苏诗抄
李季老人金平山
我们在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首都塔什干访问时,曾去参加了一个家庭的婚礼。当我们一走进婚礼喜宴大门时,就听见一位苏联老人用中国话高声喊道:“中国人来了,欢迎!欢迎!”并且连连鼓掌不止。这位老人就是列多戈洛夫,他的中国名字叫金平山。
老人金平山,
今年六十三。
身材魁伟嗓音亮,
英雄气概赛当年。
老人年轻时,
志愿来中国。
参加北伐打过仗,
负伤三次不下火线。伤痕留身上,鲜血洒长江。战斗的友谊最牢固,第二故乡怎能忘?举目望东方,心情多欢畅。英雄的人民胜利了,高举红旗建天堂。老人金平山,热情火一般。见了中国人像亲人,连连举杯庆相见。敬祝老英雄,寿比南山松;友谊青松永不老,山高水长流不断。新城赞(赠巴库附近的新城
松尕依)十年前曾访里海滨,十年后又来巴库城。里海依旧溅飞浪,巴库郊野建新城。当年海滨荒野地,而今烟囱连烟囱。厂房相连望不尽,汽笛歌声相对鸣。丛丛绿树吐新芽,道旁鲜花争相红。队队红领巾苹果脸,都与新城同年生。十里新城平地起,小巴库万里扬名声,英雄人民功绩多,里海明珠又一颗。雨夜吟(寄赠莫斯科列宁中央
运动场的一位汽车
司机同志)九月秋雨夜,淅沥连绵声不歇。雨大路滑归不得。行人稀少难租车。冒雨满街跑,远望广场有汽车。正要上前招手问,敞开车门相迎接。握手谈过话,才知不是出租车。“自愿义务来相送,中国同志请上车!“钱也不要钱,谢也不要谢;送送中国同志还要什
么钱,都是兄弟哪要谢!”下车回旅馆,难以安睡把诗写。窗外淅沥声不止,友情暖心心犹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