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做群众的学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10
第2版()
专栏:

做群众的学生
吴滤
“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这是十八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
11月2日,本报发表的开滦煤矿赵各庄矿组织一千多名先进标兵到后进小组大帮后进的新闻,谈到了这个道理。赵各庄矿的先进标兵到了后进小组,不是“‘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而是先做群众的学生,听取群众的意见,然后才根据后进小组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帮助。
10月26日,本报发表的“李春华是老工人的知心朋友”的通讯,也谈到了这个道理。李春华调到新河煤矿,也不是“‘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而是先做群众的学生,拜老工人为师,请老工人上课,跟老工人下井,遇事要出主意时,也是同群众商量着办。
今天本报报道的咸阳工业系统到生产小组兼任副职的干部,也是先向群众学习,才作到了更好地领导群众。
先进标兵难道不比后进小组的群众强一些吗?党委书记难道不比一般的工人强一些吗?先进标兵到了后进小组,领导干部到了生产小组,党委书记领导工人生产,为什么不可以只做先生,而要先做学生呢?
是的,一般说来,先进标兵既然成为先进标兵,这就意味着他在政治上、在技术上,都要比一般群众“强一些”;党委书记是掌握航行方向的舵手,更会比一般工人“强一些”。然而,不管是先进标兵也好,是党委书记也好,也不管他们比一般群众强多少,都“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因为,做群众的学生,这不是哪一个人有没有谦虚的美德的问题;而是无产阶级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要求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都必须具有的对待群众的正确态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和生产斗争决定着历史的进程。共产党人要领导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和生产斗争,但是这种领导只有做到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才能切合群众革命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实际,才能有效地领导这个斗争。因此,一切真正确立了无产阶级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人,不管他的才能多么出众,总是把自己当做群众的学生,依靠群众来领导群众。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群众观点、工作作风上的深刻的反映。只有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待群众有了正确的观点,有了端正的作风,才能把群众的力量调动起来,依靠群众的力量做好工作。为什么赵各庄矿一千多名先进标兵到后进小组只不过一个多月,全矿就有60%的后进小组赶上先进呢?为什么像李春华这样一个只念过一年书,在庄稼地里长大,从来没有搞过工业生产的人,调到新河煤矿很快就由十足的“外行”变成了出色的内行呢?他们的最主要的经验,就在这里。
至于那种喜欢下车伊始,就发议论,提意见的人,现在确实是很少了。不过,残存着这种作风的同志有还是有的。在这些同志的思想中,想得多的还是自己是群众的先生,而不是要做群众的学生,还是把自己放在群众之上,而不是放在群众之中。看来,这些同志要改进作风,做好工作,还是要从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着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