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红色管理员——马记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10
第3版()
专栏:河北通讯

红色管理员——马记全
唐其章
河北唐县仁厚镇公社长古城生产队第一食堂的管理员,是个二十五岁的共产党员,名叫马记全。两年来,他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靠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在这个社会主义的重要阵地上,干出了出色的成绩,受到了社员群众的爱戴。从1959年1月这个队实行每季度由群众选举一次管理员、炊事员的制度以来,马记全每次都得全票。群众称他是“红色管理员”,中共唐县号召全县的管理员、炊事员向他学习。
“一 定 干 好!”
开始,马记全听到党支部建议由他担任管理员的时候,也曾想过:“几百口子人的吃喝都由我操办,这可不是个简单事。我干得了吗?”
支部书记十分肯定地对他说:“干得了!咱是党员,咱不干,谁干!食堂是社会主义的重要阵地,咱不光要干,还要干好!”马记全琢磨着这些话,决心要把这付担子担起来!
群 众 是 靠 山
乍办食堂,缺少经验,社员短不了提些意见。马记全根据群众的意见,做了不少的改进;可是有时也有些不耐烦,他想“百人吃百味,净听大家的没个完”。党支部发觉了这个问题,就让副支书马秋子具体帮助这个食堂。秋子告诉他:“管好这三百多口人的生活,靠咱一两个人可不行,不要忘记众人是圣人哪!” 他想:可不是!光凭我马记全,手大遮不过天,只有把大伙发动起来,这三百多口人吃饭的事情才能管好。
依靠了群众,食堂的工作很快变了样。在支部的领导下,民主选出了十三个贫农、下中农社员代表,组成了食堂管理委员会,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开会研究食堂工作,每次会议上决议的事项,记全尽一切努力保证实现。对委员们反映的群众的意见,记全一一排队,可以办的马上就办,不能办的,件件都有着落。群众提出了许许多多办好食堂的宝贵意见,例如社员马老庆提出:把鲜甘薯制成淀粉,既能做干粮又能做粉汤,保管方便,节省粮食。记全采用了这个办法,三百多口人一顿就可节省十四斤粮食。社员们还提了许多储藏鲜菜、搞好食堂卫生的建议,记全都根据需要办了。
这些事实使记全越发认识到群众是办好食堂的靠山。于是,记全通过多种形式征求群众的意见。吃饭的时候,他在饭厅里走来走去,一时坐在这里扯一扯,一时又到那里问一问;每天晚饭前,是食堂里比较清闲的时候,记全就到患病的社员家里转一转,问问对食堂有什么要求;有时他还到畜牧场、养猪场和菜园里,征求各方面对食堂的意见。有一次,他送饭到村南甘薯地,发现四个社员拉肚子,他们说是:“干活热了,爱喝凉水,肚子出了点毛病。”记全听了,暗暗责备自己。从这天起,他就把一担担的开水,给社员送到地里。记全在食堂大院里建立了两个簿子:一个是口粮节省献计簿,一个是食堂管理意见簿;还有三个台,即献策献计台、问题解答台、批评表扬台。社员对食堂的意见,可以随时提出来。两个月中,就收到群众的建议二百一十多条。就这样,记全根据群众的意见,及时改进了食堂工作。
记全对社员更是关心。谁爱吃稀的、谁爱吃稠的,谁爱吃酸的、谁爱吃甜的,以及谁的饭量大小,他都摸得透熟。谁一顿少吃半个饼子,他就上前问问。“怎么啦,身上不对劲儿?还是饭没做好?”有一次,社员贾喜乐没买菜吃,他便前去打听,原来是喜乐不爱吃萝卜。记全还把这些作了一番统计,谁从小就不爱吃什么东西,或是因为什么原因暂时忌口等等,都登记起来,尽量给以照顾。因此社员都说食堂是“随心堂”,饭是“如意饭”。
大种蔬菜改善生活
这个食堂真正做到了一天三餐,有稀有干,三天不吃重样饭。要问马记全为什么把生活调剂得这么好?他会告诉你:“主要是多种了蔬菜,发展了家底生产。”长古城这个村子,过去没有种菜的习惯,群众流传着:“地是黄沙地,井水三丈深,种菜不长菜。”记全不是这样看的,他一当管理员,就积极种菜。
开始,有的社员向记全说:“问问你爷,咱村哪辈子种过菜?你这小青年净瞎闹。”但是,记全想:不管怎么说,靠买菜吃不行。他在党支部的支持下,选了马善忠等三个细心的社员,一块到附近种菜最有经验的园子生产队去“留学”。他们详细听了人家介绍的经验,仔细看了人家种的菜,心里挺痒痒。为什么只离几里地,同样的土质,人家的菜这么强?回到食堂,他们一起就把地打整得平平整整,种上了根达、南瓜,记全一有空就到菜园里浇水、除虫、拔草。谁想到,南瓜蔓伸到二尺多长还不结瓜。记全又跑到园子队问了几遍,学到了管理南瓜的技术。南瓜丰收了,收了一万六千多斤。有了南瓜,玉米面粥变成了又稠又甜的南瓜粥。饭菜调剂得好,社员们高兴极了!
是管理员又是炊事员
长古城生产队第一食堂办得这么好,炊事员并不多。人们说记全是个好管理员,又是个好炊事员。炊事员们说,要缺了记全,我们得再添两个人。马记全和炊事员一样,担水呀,拧鼓风机呀,推着小车子送饭呀,件件重活他都干在前头。通过参加劳动,发现了不少问题,同时也大大鼓舞了炊事员们的干劲,使食堂越办越好。
从食堂一办起来,他就把食堂最重的力气活——担水包了起来。每天早晨,炊事员还没来齐,记全就把水缸和四口大锅添得满满的。炊事员们抢着干,记全不让,他说:“我年轻轻的,随身带着力气,使了还长。”炊事员们很受感动,早晨窗纸还没发白,就来到食堂,早早地把饭做停当了。社员们说炊事员够辛苦了,每天都起早睡晚。炊事员们却说:“最辛苦的还是咱管理员。”
记全边担水,边琢磨事。今年5月,他亲自动手搞成了竹管土自流水。从此,再也不担水了。用水省力了,食堂里最费力的活计要算拧鼓风机。这个差事又被记全“抢占”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