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劳动与战斗的赞歌——介绍冼星海遗作“秋收突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10
第8版()
专栏:

劳动与战斗的赞歌
——介绍冼星海遗作“秋收突击”
李焕之
生产劳动成为音乐作品的主题,这是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聂耳就是我国第一个使劳动人民成为音乐作品主人公的作曲家,而冼星海是光辉地继承并发展了聂耳的革命传统,特别是当他到了延安以后,他不仅看到了、而且亲身参加了党领导的大生产运动。抗日根据地广大革命干部和群众的壮阔无比的劳动斗争生活激起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他以大量的篇幅热情地讴歌生产劳动。1939年3月间他和诗人塞克同志合作了著名的《生产大合唱》,1940年初又完成了《秋收突击》这部大合唱。但是很可惜,他没有来得及自己指挥这部作品的演出就离开延安到苏联去了。二十年来,这部作品创作出来后就一直没有上演过。际此冼星海同志逝世十五周年纪念的时候,中央民族乐团和中央歌舞团第一次演出了这部大合唱。特别是正当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势下,这部大合唱的演出就更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了。
描写生产劳动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巨大的革命作用,正因为作曲家不是简单地、表面地反映劳动的客观存在,而是在作品中表现了它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创造性的劳动是为了壮大革命的力量和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秋收突击》正是一部劳动与斗争的赞歌,它强烈地表现了陕甘宁边区党政军民自力更生、埋头苦干的革命精神与战斗作风。
作曲家在《秋收突击》中创造出气势雄伟、坚强有力的音乐形象,它不仅具有冼星海以往劳动音乐健壮豪放的特点,而且更加提高到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特色。虽然当时的边区处境非常艰苦,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双重封锁下,但作曲家以革命乐观主义的音调来讴歌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诅咒帝国主义必定灭亡,这是真正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气魄的音乐。
冼星海在这部作品中,和他的其它作品一样,有着非常鲜明的独创性,他善于把壮阔的劳动生活提炼成很有性格的音乐形象。他成功地运用了节奏性的手法,使声乐作品具有强大的力量,把质朴的劳动歌声发展成具有交响性的宏伟结构。在乐队的伴奏方面,当时在延安因限于条件,冼星海在总谱上只用了小提琴、三弦和打击乐器,可是虽然只有简单的两个声部,但它的特色是洗练而又富于表现力。作曲家出色地运用了快速的节奏音型,有力地烘托出整个作品所刻划的劳动与战斗的巨大形象,伴奏的写法在这部作品中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部分,而是非常紧密地、血肉相连地和声乐部分连结起来。
总之,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今天它的演出,使我们亲切地回顾在革命艰难的岁月里,我们的党是如何坚强地领导着我们同敌人作战,如何克服一切困难,创造起强大的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一直到取得了胜利。革命的过去有力地教育了、鼓舞了我们的斗志,坚定我们的信心,只要帝国主义还存在,我们的斗争就一天也不能停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1月14日18:30—18:50在第二种节目里播送这部合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