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不平凡的种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11
第4版()
专栏:

不平凡的种子
新华社记者 段文慧
在滇西北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碧江县六村,傈僳族兄弟一提起解放军战士杨才学,都说:他是我们的好“阿益扒”(阿哥)。这个解放军战士和傈僳族兄弟共同生活了五年,帮助他们改变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使他们贫困落后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杨才学是碧江县兵役局的助理员。当他五年前随部队到边疆时,看到傈僳族兄弟过着贫困落后的原始部落生活,就一心想着帮助兄弟民族改变落后面貌。这时候,部队实行义务兵役制,一部分战士开始复员,他再三请求上级:“把我留在这里吧,我愿意同傈僳兄弟生活一辈子,同他们一齐进入共产主义。”杨才学被批准了,一到碧江县武装部,就被分配到六村帮助群众发展生产。
六村由十一个自然村组成,地区偏僻。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生产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是因为原来的生产落后,生活仍然很苦,人们终年穿麻布,赤双脚,一年收获只够半年的,其余靠打猎和采集野菜、野果来维持。杨才学一到这里,语言不通,风俗不懂,工作很难着手。这时候,他想起了首长的指示:“山区,特别是兄弟民族区的工作是艰苦的,困难的,但是困难并不能吓倒我们共产党人,只要我们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同时,他拿出毛主席写的“为人民服务”的文章,读了又读,每读一遍都觉得增添了无限的勇气和信心。
第二天清早,他穿起了麻布衣,光着头、赤着脚下地了。他见人在山上砍柴就去帮着砍柴,见人挖地就去帮着挖地。过了几天,他索性把行李搬到群众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当时是春耕时期,许多群众没粮吃,他就把自己的口粮分给大家,粮吃完了他就同群众一起吃野菜、野果。不久,他就和群众混熟了,也学会了傈僳话,群众有事也都主动来找他商量。这样,他整天和大家在一起,下田上山,休息时便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号召群众进行农业技术改革。傈僳人种地没有施肥的习惯,他动员群众积肥时,群众表示怀疑,有的人还说“吃了上粪的庄稼会肚子痛”。怎么办?他请示上级,上级说“做给群众看!”于是,他便种了六分试验田,上了几千斤底肥,庄稼长出来以后他又追了两道肥,杨才学种的庄稼与群众的“刀耕火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收割时,他组织群众来参观、尝新,群众见一些人吃了上过粪的粮食肚子没痛,思想顾虑解除了,开始动手积肥。由于大量施肥,1957年六村的小春作物获得了丰收,产量比1956年翻了一番还多。
1958年的春天,大跃进的战鼓震动了这个偏僻的边疆山区。杨才学为了领导群众搞好生产多打粮食,决心兴修水利。可是在这拔海两、三千米的高山上,那里找水呢?为了找水源,他背起了干粮袋,领了几个积极分子,在碧罗雪山的深山峡谷里到处奔波,饿了他们吃一点干粮,渴了他们就吃一把雪。这样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条水源。但是这条水源离村很远,杨才学为了把这股水尽快的引往村里,他又登上高山,找出一条开沟的捷径。为了保证这一工程能在栽秧前完成,他回到村里,把旱地改水田的工作安置好以后,便带了一支水利队伍来开渠。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劳动,长达十五里的水沟终于挖通了。从此,六村这个山区出现了七百多亩水田。
傈僳族兄弟不懂种水稻的技术。水田开出来以后,杨才学又教群众如何撒秧,如何栽秧。正当稻田里的禾苗茁壮成长时,不幸水沟有一处被山上的融雪冲垮了。这时,天气很热,禾苗被火红的太阳晒得由青转黄。杨才学正在发高烧,听到这个消息,再也在床上耽不住了,他爬起来一面组织群众背水灌溉,一面组织群众抢修被水冲垮的水沟,经过三天的苦战,水沟修通了,水沿着水沟流进干裂的稻田,七百亩稻子得救了。
8月,稻子黄了。傈僳人一边在金黄的谷田里收割,一边唱着:“雪山高,高不过共产党、毛主席的恩德;怒江深,深不过人民解放军的情谊。”六村丰收了,傈僳兄弟有了足够食粮。许多从来没有吃过大米饭的傈僳兄弟,吃饭前总是先满满地盛上一碗白米饭,放在毛主席像前,指着毛主席对孩子们说:“这大米饭是毛主席给我们的,我们要永远记住毛主席的恩德,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经过这五年多来的共同生活,杨才学已和当地傈僳等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每当杨才学要到县里或其它地方开会、学习,傈僳兄弟总是送一程又一程,亲切地对他说:“阿益扒(阿哥),早点回来。”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杨才学就是这样一粒不平凡的种子,他把他的全部热情播在滇西北高原上,播种在傈僳兄弟们的心中,生下了根,开了花,结下果。(附图片)
徐启雄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