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南征北战三十载杀敌为国 解甲归田三年多造福子孙 甘祖昌少将永远不忘共产党员的责任 积极带头参加农业生产,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政策,受到广大群众的赞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14
第4版()
专栏:

南征北战三十载杀敌为国 解甲归田三年多造福子孙
甘祖昌少将永远不忘共产党员的责任
积极带头参加农业生产,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政策,受到广大群众的赞扬
共产党员、红军老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甘祖昌,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南征北战三十年,头部数次负伤,终因脑子受到严重损害不能坚持工作。1957年,他毅然放弃了疗养生活,坚决地回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甘祖昌将军出生在江西省莲花县桥头村。1927年就参加了红军,回乡前担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现在,他成了道地的农民,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
甘祖昌参加红军不久,就随着队伍出发打仗。一次打湖南攸县,他头上负了伤,可是,他用草药包扎了几天又投入了战斗。在长征途中,两次在前额的同一伤口上被射进了子弹,他咬咬牙,摸了摸半截露在外面的子弹头,一下就拔出来。抛了弹头,用布包扎了一下伤口,又冲向前去。
从那时起,他就担任了红军的供给主任。常常队伍驻下来休息了,他还是粮啦,草啦,忙个不停;队伍出发了,他这个管后勤工作的人,又是骡马车辆,又是粮食草料,担着沉重的担子跟着队伍跑。有时一天都吃不上饭,抓几粒蚕豆当一餐饭,还能跑一百二十里。
1951年在一次汽车事故中,他的头部又一次受到了重伤,可是他只休养了几个月又开始工作了。但是,终因为脑子受到了严重损伤,干几天工作就昏厥过去。送进医院休养好了;过不了几天,又被抬进医院。就这样,持续了六、七年。他内心常这样想:“全国都在轰轰烈烈地建设,我就这样白白地呆着吗?”他下定决心,参加体力劳动,既可以减轻国家负担,又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于是他向党组织提出了申请,要求回到农村参加体力劳动。党组织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劝他好好休养。但是,他再三地要求回到农村参加劳动,一直到1957年9月,党组织批准他回乡休养。从此,他带着全家老少回到久别的故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公社沿背大队桥头村。
甘祖昌一踏上故乡的土地,他就下定决心,“只要我的心脏还能跳动,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一定为建设一个幸福的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到家后,他亲自动手打扫房屋,安置床铺。第四天天还没有亮,他就提起畚箕到村前村后拾粪。这一年的三个多月中,他拣了三万多斤粪,全部送给了农业社。他说,“我的身体不行,不能帮社里做什么事,拣点粪尽尽义务吧!”
甘祖昌回家乡以后,就一直留心观察四周的红土山岗。这些山多年来都是红红的一片。几年前,也曾有人开发这些山岗,但是都失败了。一场大雨后,山水就夹着泥沙冲下来,什么都冲走了;天一旱,晒得红土像一块铜,刨都刨不动。他想:时代变了,这些红土山也应该出头露面了。虽说困难很多,但是干他个几年,总会有好处的。于是,他选了屋后一座乱坟山,搞起改造红壤土的试验来了。
这座乱坟山上都是几百年以前的老坟堆,长满了荆棘、野草,草里边还有毒蛇。他认为,改造红壤土也像打仗一样,必得先攻掉堡垒,才能顺利地解决全局问题。如果能把这座乱坟山攻掉了,其它的红土山的改造也就有了一个样子。红壤土能不能长出庄稼来呢?全村的人都担心着。有些好心的人来劝他:“你这么大年纪了,何必费这个心思,操这个劳,红土上是长不出东西来的。”他没有动摇。他坚信:土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想办法改造它,它就会起变化;你不去动它,再过一万年,还是那个样子。
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刘俊秀写的一篇关于改造红壤土的文章,他连连地说:“太好了,太好了,这就有根据了。”他仔细地把这篇文章看了五遍。他的想法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红壤土不长庄稼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土质缺乏有机肥料,只要下足有机肥料,土质就会逐步发生变化。过去人们虽然下过肥,但缺乏相应的措施,没有收到应有效果。例如防止山水冲下流砂,冲走肥料,这就要有计划地开出几条排水、蓄水、拦砂的渠道;为了防旱,水沟要挖得深一点、要深耕等等。因此,他一方面注意深耕,同时又开出十几条纵横交错的排水沟、拦砂道、蓄洪沟。除了自己干以外,他还动员念书的几个孩子,帮着他割草沤肥,把大批的有机肥料下到地里。经过三年苦战,他不仅开出了四亩多地,还在这块地上种了十五种果树和各种瓜果蔬菜。目前,山东果树已长了三尺多高,葡萄树也发出了一丈多长的藤条,梨、桃、柑桔都长得十分茂盛。
甘祖昌改造红壤土试验成功,鼓舞了沿背大队的社员们。他们说:“甘部长的试验田,就是我们的好榜样。”
甘祖昌这几年自己坚持参加劳动,过着俭朴的生活,还一刻也没有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他时刻关心着公社的生产。1958年,党提出改造低产田的号召,他就积极响应。他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毫无例外,应该成为贯彻党的政策的先锋。为此,他曾利用拣粪、割茅草的机会,走遍了村子的各个山头和每一块田垅,反复地仔细观察、思量。
一天,他找到了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队长、副队长等领导干部,领着他们走到村子西北头一个山头上,指着村前那一片水汪汪的冬水田说:你们看,这就是咱村里的“心脏病”。党号召我们低产变高产,如果不治好这一大片冬水田,就很难实现。
沿背大队有九个小队,不过二千多亩田,其中冬水田就占去了六百多亩。这些田都在门前连成一片,土质、阳光、水源条件都很好。但是只能种一季晚稻。有时雨水大了,山上的泥沙俱下,还常常歉收。他向大队的干部们详细地说明了自己改造冬水田的计划。并鼓励大家:“我们来它一个五年计划,这些田就改造过来了。”大队的领导同志都同意他的计划,表示立即就干起来。但是,他说:“现在只是一个计划,还没有实践的经验做依据,我们必须做出榜样来。”他要求大队划给他五亩冬水田,先来试验,有了把握再推广。大队党支部完全同意他的意见,给他划出五亩冬水田作试验。
1958年冬,他就开始改造冬水田。这些冬水田,每年收了一季晚稻以后,就灌满水养起来,一直到第二年栽晚稻的时候才去动它。田里由于长年蓄水,尽是稀泥汤,踩进去够不着底,有些田连人都进不得,群众叫它是“无底的泥湖”。然而,甘祖昌却没有考虑这些。他带领群众,战胜了各种困难,沿着田的周围又新开了几条排水沟,把田里的水放出来,经过太阳晒干,然后撒种。到1959年春天,油菜长得一人多高,油菜、红花都获得了大丰收。“甘祖昌的试验成功了”。村子里到处传递着喜讯。1959年春天,他亲自带领第七小队的社员们,一连改了六十四亩冬水田。为了鼓励社员改造冬水田的积极性,他自己拿出了一千多元买了八千多斤肥田粉,凡是改了冬水田的水田,每亩发给三十斤,无代价的支援。第八小队看到第七小队改了冬水田,也自动地改了六十多亩。今年,这两个小队改造了的一百二十亩冬水田,不仅越冬作物获得丰收,并都种上了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一倍以上。
甘祖昌同志回到农村后,就是这样和大家一块建设自己的家乡。因此群众热爱他,相信他,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每逢年节,家家户户都请他吃酒吃饭,但他都一一谢绝了。他谦虚地说:“我没有为大家做什么,距离党的要求还很远。”
本报记者 赵永安(附图片)
徐启雄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