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钢铁工业——美国经济的一面镜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14
第6版()
专栏:

钢铁工业——美国经济的一面镜子
张振亚
美国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刚过去,现在又面临新的、战后第四次经济危机。从今年2月起,美国工业生产又出现“过剩”,工业生产指数始终停在111和109(以1957年为100)之间,呈现了摇摇欲坠的局面。同时许多预示经济前景将恶化的迹象,如:纽约证券市场行情的暴跌、大公司利润的下降、商品零售额的减缩、企业存货的剧增,工业订货的缩减、失业人数比例的上升,工人和农民收入的减缩……都已一一出现。
不过,在反映美国资本主义痼疾深重的症候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还要算美国钢铁生产的下跌。美国钢铁业在今年2月以后,由于钢铁订货几个月来连续减少,从7月以后开工率下降到50%上下。比年初的产量下跌了近一半。其情况已接近上次1957—1958年经济危机时期钢铁开工率曾跌到43%的最严重时期。
美国钢铁业的减产首先是由于使用钢铁的一些重要部门如汽车(约消耗钢产量的五分之一)、建筑业(消耗钢产量的18%)、金属容器(消耗钢产量的11%)、石油等一系列部门萎缩的结果。这些部门的萎缩又是同人民购买力的下降直接或间接有关。所以钢产量的下降明显不过地反映了垄断资本的庞大生产力和市场的狭窄容量两者间的矛盾的激化。而另一方面,钢产量的收缩又造成了铁矿砂、煤、焦炭、石油等炼钢原料的供应“过剩”,从而加剧了整个经济的恶化。
不过,美国钢铁工业生产萎缩的意义远不止于此。由于钢是美国的基本工业,又是最富于垄断性的工业部门,所以它面临的问题和它所反映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美国整个经济的缩影。
大家知道,美国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三十年代中,曾经长期处于萧条状态。战后由于美国企业界对陈旧的生产设备进行大规模更换,特别是美国政府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美国经济曾经出现了一段极不稳定的“繁荣”时期。在这段时期美国的重工业和军火工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钢铁工业也一反战前的长期停滞,在经济、军事化的刺激下呈现活跃。例如,在1945年到1949年美国还未大规模展开备战活动之前,美国钢铁业的年产量始终停留在八千万吨(美吨,等于零点九零七公吨,下同)上下。随着侵朝战争爆发后,美国钢产量急剧上升,到1953年已达一亿吨以上。从那时起,美国钢铁工业在美国政府每年花用四、五百亿美元军费来刺激整个经济,再加上建筑、汽车、公路建设的兴旺,从而造成对钢铁需要大量增长的情况下,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从1950年初到今年年初的十年中,美国钢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五千多万吨,平均每年增长五百万吨。这同战前1925年到1940年美国钢铁业的生产能力每年平均增加不到一百万吨,正好形成尖锐的对比。可是,这种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军费和另外一些暂时因素的刺激而来的景气终归是不能持久的。美国钢铁工业从1956年起,产量就开始逐步下降。到1959年钢产量跌到仅为1955年的79%。不过市场的萎缩并不能使那些为战后“繁荣”所冲昏头脑的钢铁垄断资本有所收敛而停止扩张计划。盲目追求利润,无限制的扩张和争夺市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所有这些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在美国钢铁工业中也像在其他工业中一样,起着它们的统治一切的作用。于是美国钢铁工业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畸形的景象:一方面钢产量因受市场限制在萎缩,钢铁开工率在下降,另一方面大钢铁公司却更加疯狂地增加投资,扩充和更新设备。1954年美国钢产量比1953年下跌了20.87%,钢铁开工率落到71%。可是美国钢铁工业这一年却花了七亿美元把它们的产钢能力增加一百五十万吨。1956年美国钢产量比1955年减少1.56%,1957年又比1956年减少2.17%,但是在这两年中钢铁业却分别花了十二亿和十八亿美元把它们的炼钢能力又猛增了一千二百万吨。甚至当1958年爆发了危机、美国钢产量下降了28%、开工率跌到60.4%的时候,美国钢铁巨头们还花了十二亿美元把他们的产钢能力增加了六百八十九万吨。在1959年和1960年,它们仍然继续扩张;今年的计划是花十二亿美元把制钢能力再提高三百万到五百万吨。
在市场萎缩不振的时候,钢铁工业的这种疯狂扩张,当然无异是自掘坟墓,进一步加剧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但是钢铁公司却凭借着它们所处的垄断地位,有恃无恐。原来美国整个钢铁生产从原料开采直到制成钢材都是由以“美国钢铁公司”为首的十二家大公司所垄断。美国国内85%的铁矿砂,87%的炼钢设备,82%的压钢设备都掌握在它们手中,使任何新手都不能插足竞争。钢的价格则由“美国钢铁公司”决定,其他公司遵照奉行,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王国。正是凭借这种任意决定垄断价格的地位,美国钢铁工业才使它们战后的利润每年能超过十亿美元,而战前还不到两亿美元。钢铁业的投资在1945年时不过四十多亿美元,但是从1946年以来就增加了一百五十亿美元的资本,资产大大超过了战前。雄厚的资金和高昂的价格使钢铁工业甚至在开工率跌到30%的时候也能有利可图。例如,1958年美国钢铁业的开工率在危机冲击下,下降到60.4%,1959年由于一百一十六天的钢铁工人罢工,开工率降到63%,可是钢铁业的纯利在这两年中仍能分别达到七亿八千六百万美元和八亿美元,比1957年的十一亿三千二百万美元纯利只少三亿多美元。因此钢铁开工率不足如果不是十分严重,就影响不到大钢铁公司利润。另外,它们的扩张也受到华盛顿当局的鼓励。譬如从1957年起,在美国钢铁业大规模扩充和更新设备的五十亿美元庞大投资计划中,就有二十亿美元可以通过美国政府的“加速度折旧法”得到补偿。
不过,钢铁工业的这种扩充,对于美国经济说来,毕竟是一种灾难。它随时能带来经济波动,造成新的生产“过剩”危机。譬如,去年7—11月美国钢铁业因罢工停产一百一十六天。钢铁存货消耗殆尽。但是经过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不过两个多月的钢铁复工,钢铁工业的开工率一下提高到95%以上,就立刻引起美国钢铁“过剩”,订货锐减,而不得不被迫收缩。
当然,这种因钢铁生产能力过大而引起灾祸的事。在美国历史上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战前1939年,美国国会鉴于美国钢铁业的生产能力长期“过剩”,随时在带来危机,就曾成立过一个专门委员会来研究消灭钢铁业“过剩”生产能力的问题,其情况正像战后美国农业部在竭力要消灭农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一样。以后,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战后的扩军备战和其他一些暂时因素,才基本“解决了”美国钢铁生产能力的“过剩”问题。可是经过了战后的扩张,今天美国钢铁工业又再次走上同一条生产能力“过剩”的道路。而这次它所处的情况勿宁说还要糟糕和尴尬。因为问题不仅是由于美国钢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已更为尖锐化,而且还由于依靠过去水平上的军费开支来刺激经济的办法也已逐渐失效。要解决这种“过剩”除非再大大加大联邦政府的开支,而这就会导致财政破产,造成不可收拾的通货膨胀。
的确,在现时情况下,美国钢铁垄断资本如果要想继续无止境地扩大生产能力,那他们就只会陷于更深的、无法自拔的泥潭中去。可是如果他们停止几年来每年都在进行的更新和扩充生产设备的巨额投资,这也同样会使美国经济失掉一项重要支持力量。因为企业固定资本投资的增加一直是美国战后维持景气的一个重大因素。而钢铁工业战后以来又一直是较大的企业固定资本投资者。它每年的资本投资额在美国重工业的总投资额中一向要占五分之一,所以它的任何削减投资的行动,对美国的经济活动都会产生沉重的影响。
钢铁工业所处的这种尴尬局面,其实就是美国整个经济的反映。因为企业生产设备能力过大、开工不足,乃是今天美国各个主要产业部门的一项普遍问题。美国其他产业部门的垄断巨头们事实上也在利用它们的垄断地位扩大着自己的生产力,其情景同钢铁业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不过是钢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已。这种无限制的扩张当然要导致矛盾的激化,但是目前美国经济水平的维持,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依靠大垄断资本这种年复一年地增加固定资本投资来维持。这就造成了一种矛盾:即企业投资的增加虽然能暂时促进就业,增加消费,维持繁荣于一时,到头来它却必然使工业生产设备能力更形扩大,从而加剧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最后为更加严重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前提。
钢铁工业所反映的美国资本主义的这种进退失据和腐朽性,还不仅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间矛盾的越来越尖锐化,它也表现为随着垄断的加深而引起的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的停滞,以及巨大的浪费的出现。如前所述,美国钢的价格一向是由“美国钢铁公司”决定,从不允许自由削价竞争。这种价格的垄断一方面虽然能为钢铁公司带来厚利,另一方面由于价格竞争的消失,就造成了技术革新缓慢。例如,美国尽管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产钢国家,可是钢铁生产工序上的新技术发明,三分之二是来自欧洲。甚至在美国国内,也是中、小公司比大公司采用新技术更为迅速。
美国钢铁工业的腐朽性还表现在它的巨大浪费方面。长期开工不足、每年花用十多亿美元厂房设备投资而生产却不能有所提高,除此以外,美国钢铁工业每年生产出来的钢竟有25%要以废钢的形式回炉,这也是任何国家都没有的高比例。而所有这一切又都加大了成本,使钢的价格益形昂贵,出售更加困难,最后缩小了它的销售可能,从而使生产更加无法提高。
美国钢铁工业就这样陷入了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的境地中。它是美国经济的一面镜子。从钢铁工业的情况,可以看到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脆弱性。美帝国主义一向喜欢以美国的钢产量吓唬人,但是从以上所述,不难看出,它不过是只貌似强大的纸老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