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我们就是这个地方的人”——三送支援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16
第8版()
专栏:

“我们就是这个地方的人”
——三送支援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同志
戈松
在井冈山上,可以听到东南西北的口音,可以遇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下放干部,然而他们众口一词,异口同声:“我们是井冈山人!”
在这里,籍贯这个词有了新的定义。人们不再把自己诞生地或者父母亲的故乡、而是把正在劳动、战斗和生活的地方,作为自己的籍贯。你能说他们是说着玩的?不,这里面有个十分严肃的问题。
不错,他们是不远千里而来的。但是,从上山的第一天起,甚至从出发点走开第一步的时候起,他们就立定志愿,终身做一个井冈山人。虽然不是生于斯,但是却要劳动于斯,工作于斯,以至终老于斯。不仅是这样想,而且也这样做,许多人把家搬上山,把户口迁上山,真正地安家落户,成了道道地地的井冈山人。如果拿一棵树来做比方吧,它的根原也许是栽在北方的黄土或是南方的水乡的,但是由于需要,把它移植到山上来了。到了山上以后,是生根好还是不生根好?这是常识性问题。生根,就能吸收丰富养料,使这棵树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成了一棵栋梁之材。不生根呢?也许它还能明媚鲜妍过上几天,但终久只有枯萎的结局。在井冈山上生产建设的同志,已经为这个道理作了证明,许多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的同志,也已经或者正在为这个道理作更多的证明。
十五年前,毛泽东同志就告诉我们:“所有到前方去的同志,都应当做好精神准备,准备到了那里,就要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161页)那时候,毛泽东同志是对从延安出发到前方、到新区去的同志们说的。今天,我们又有大批同志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前线去了,重新温习一下伟大的领袖的指示,不是可以得到无穷的鼓舞力量吗?
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的同志,在出发以前,总是有自己的壮志雄心,准备到农村以后,一面虚心学习,做群众的小学生;一面红透专深,为建设农村贡献自己终身的力量。这就为生根的工作打好了基础。把根扎得深一些、再深一些吧,像井冈山的同志们那样自豪地说:“我们是井冈山人!”让我们也响亮地说:“我们就是这个县这个公社的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