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坚决实行“三三制”的领导方法 陕西日报社论摘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19
第4版()
专栏:

坚决实行“三三制”的领导方法
陕西日报社论摘要
贯彻执行“三三制”领导方法,不仅仅是多派一些干部下到基层,参加生产与领导生产,更重要的是加强党的基层领导,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调动广大群众更大的积极性。特别是首先要派一批干部到薄弱的基层单位蹲点,加强那里的领导,帮助做好工作,彻底改变面貌。同时,大大加强基层的巡回检查工作,使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结合起来,深入调查研究,这样既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基层工作经验;又有助于领导机关掌握下情,对基层进行具体指导。领导机关大批干部下去后,日常事务减少,便于集中力量搞好中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总之,贯彻执行“三三制”领导方法,对于改进领导作风、加强基层工作领导、加强对基层的具体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三制”的领导方法是一个新事物,不可能一下子就被所有的人所认识,所掌握。有人认为,经过这几年的下放干部劳动锻炼,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提高了,实行“三三制”领导方法,除掉继续劳动锻炼以外,蹲点一年没有必要。这些人没有认识到,现在我们要实行的“三三制”领导方法,和长期下放劳动锻炼,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下放干部长期劳动锻炼的主要目的在于经过劳动锻炼,提高干部的觉悟程度,彻底改变世界观,同时也加强了基层工作;下放干部长期蹲点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基层工作,更好地贯彻党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同时也通过劳动锻炼改进干部思想作风。所以,不能因为极少数同志参加了劳动锻炼,而认为“三三制”的领导方法就不必要了。有些人认为精简机构,干部减少了,再实行“三三制”领导方法,抽不出人来,会影响机关工作的开展。我们应该看到:三分之二的干部下去后,机关的日常事务一定会大大减少,同时会议、公文表报也会大量减少。即使应办的事情还是那样多,这正是锻炼提高干部的大好机会。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可以促使我们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人少多办事、办好事,把机关工作做好。同时,由于经常有三分之二的干部在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有利于把检查工作,调查研究,总结推广经验等结合起来,实际上就在基层做了机关所做的工作。有些同志怕基层艰苦、工作繁重,不愿下去。应当承认,基层工作比起机关工作来,是要艰苦、繁重些,但只要我们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对党的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发扬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一定能够经得起艰苦环境的考验。事实证明:越是艰苦,越容易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政治觉悟。
现在,大批干部将陆续下去蹲点。我们对下去的各级干部提出以下几点具体要求:第一,必须坚决服从当地党委的领导,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当好参谋,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基层干部搞好工作,不要包办代替。第二,必须发扬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深入群众,坚持“四同”,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第三,必须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注意培养新鲜事物,及时总结推广。第四,最重要的是必须继续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情况在不断变化,建设事业日新月异,认真贯彻执行“三三制”领导方法,就会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把工作做得越细致,越扎实,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力争明年粮食收成超过任何一年,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的继续跃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