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主次一齐抓 省焦又省煤 苏州从车站码头到洗选入炉道道工序展开节约煤炭竞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20
第3版()
专栏:

主次一齐抓 省焦又省煤
苏州从车站码头到洗选入炉道道工序展开节约煤炭竞赛
本报南京19日电 江苏省苏州市正在开展一个节约用煤用焦的
“一条龙”竞赛。从车站、码头的装卸到原煤的洗选入窑,从料场到入炉各道工序各个环节的职工,都在千方百计努力降低煤焦消耗和损耗。10月与9月相比,每吨焦入窑煤量下降了8.05%;每吨铁入炉焦比下降9.17%;全市平均每吨铁消耗的原煤下降了16%。
省煤省焦的竞赛活动是9月份开始的。当时,中共苏州市委曾全面检查了原煤和焦炭的损耗情况,发现有些高炉的入炉焦比虽然降低到一以下,而生产一吨铁所消耗的原煤却要合到四吨左右。寻根究底,原来在运输、装卸、保管、破碎等环节上都存在着不少漏洞。据测定,仅散失在车厢、舱底、码头场地的原煤就占运煤量的1.2%,焦炭的破碎损耗在20%左右。通过全面调查分析,市委认为在钢铁生产中降低煤耗的潜力很大。接着市委就提出了开展“两吨煤炼一吨铁”的节约煤焦竞赛运动。
为了解决“两炼一”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市委还抽调了市委工业部长、冶金局副局长和交通局副局长组成工作组,深入到车站、码头、窑边、炉前,跟班劳动,坐镇指挥。他们深入现场后,创造了一套抓思想、抓组织、抓管理、抓核算的系统经验,在推广了这套经验后,出现了用一点九二七吨煤炼一吨铁的优异成绩。接着中共苏州市委召开了现场会议,推广了工作组的经验。此后,“两炼一”的竞赛运动很快就出现了高潮。一个厂与厂、炉与炉、窑与窑、码头与码头上下工序之间的一条龙竞赛便在全市迅速开展起来了。
这个市负责运煤运焦的一个火车站和四个主要码头的广大职工,围绕“焦不碎,煤不杂,不丢一块一粒”的要求,固定了存放焦煤的货位和场地,修整了车辆、船只和轻拿轻放、装平拖稳等责任制度和新的操作规程。第一装卸站是原煤进市的第一道关口,现在,这个站的职工都带上了扫帚,见煤就拣,见焦就扫。这个站的九个运煤专业队,为了做到“天上不飞(煤灰),地上不失,河里不丢”,在运送机的“龙口”加上了套罩,在底部加上了托板,在船舱两侧加上了拦板,并用一天的时间突击把运煤小板车裂缝和漏洞全部修补好了,做到了颗粒不漏。这个站从9月下旬到10月中旬的二十天中,光是扫起来的煤焦就有七十多吨。
少用煤多出焦,提高焦炭质量,是节约焦煤的主要环节。苏州焦化厂炼焦工人算了一笔账,要实现两吨煤炼一吨铁,必须使精煤回收率和精煤成焦率都要达到75%。于是全厂各个工种都根据“双七五”的要求,订出了具体的指标和措施,并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班与班、窑与窑、人与人的红旗竞赛。9月下旬以来,全厂的精煤成焦率直线上升,现在已经稳定在78%左右,比9月上旬的平均水平提高了5.8%。
在“一条龙”竞赛中最后一道工序的钢铁工人们,立志要把原有的炼铁焦比从一以上降到零点九以下,以保证两吨煤炼一吨铁在自己的工序上实现。各钢铁厂普遍贯彻了提高风温,增大风量,建立合理的装料制度,以及改进破碎工具和破碎方法等技术措施,努力使全焦比接近两吨煤炼一吨铁的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