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把各个环节都抓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20
第3版()
专栏:

把各个环节都抓起来
郭强
节约煤和焦炭是增产钢铁的一项重要措施。怎样贯彻这项措施才能收到更大的成效呢?苏州市开展“一条龙”省煤大竞赛的经验,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除了抓好炼焦和炼铁两个主要环节以外,运输、装卸、加工、破碎、保管等各道工序,都有很大的潜力,要全面地抓起来,一环不能松,一着不能让。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内部外部各个方面的联系。我们完成任何一项任务,总是通过主观的努力,正确地或比较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内外联系的结果。一切工作如此,节约煤和焦炭的工作也是如此。要降低煤和焦炭的消耗,必须抓好炼焦和炼铁这两个主要环节;但是光抓这两个环节还不够,因为节约煤和焦炭的潜力不只是在炼焦和炼铁部门存在。煤炭出矿以后,需要经过好几道关口才送到窑边炉前,在这些关口上漏洞也是不少的。据苏州市的调查测定:仅运输部门由于上下装卸不细而散在车厢、船舱和码头场地上的煤和焦炭就占到运输量的1.2%,由于对焦炭的加工破碎做的较粗糙而损耗的数量就占到20%左右。如果这些环节不抓起来就不可能把煤焦消耗降到最低限度。这个情况也给我们如何计算炼铁的煤焦消耗的方法带来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不能够只算入炉的焦比或入窑的煤比,而应该根据一个地区或一个钢铁厂的情况,从头算起。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从煤炭产地给某个炼铁厂或地区总共发出了多少煤、这个厂或地区总共炼出了多少铁,最后得出一吨铁实际消耗了多少煤。这才是符合实际情况计算的方法。
大家都懂得,抓工作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分清主要和次要。但是,抓重点是为了带动一般,抓主要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次要的,不能够孤立地去抓主要的而忽视次要的。在很多情况下,及时解决了次要的问题,才能促使主要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节约煤、焦也是这样。苏州不是有过这样的情况吗?有些钢铁厂按入炉的焦比来说并不高,一吨铁只用八、九百公斤的焦炭,可是一算总账,原煤消耗却很高,一吨铁合到三吨或四吨原煤。原因何在?很明显,许多煤、焦是在那些“次要”的环节上损耗掉了。
有煤就有铁,有铁就有钢。节约煤和焦炭是钢铁增产的重要关键,必须发扬苏州市广大职工们“块煤不丢,颗粒回收”的精神,把运输、炼焦、炼铁等各个环节全面地抓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