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优质高产的一个好办法 青岛国棉三厂开好质量分析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20
第3版()
专栏:

优质高产的一个好办法
青岛国棉三厂开好质量分析会
本报讯 青岛国棉三厂采取质量分析会议的形式,发动群众提高产品质量,10月份的三八细布正品率由9月份的59.83%迅速上升到85%,布机生产效率10月份比9月份提高了28.4%。
质量分析会议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的质量分析会议,参加的人员有党委书记、厂长、各车间主任、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部分生产组长与工人,一般每周两次到三次;另一种是以生产小组为单位的质量分析会议,每天下班后利用短时间由生产组长把质量情况在会上公布,大家分析好坏的原因。前一种会议分析出总的情况,如质量不好是那几方面的问题,是纺部造成的还是织部造成的?是机械有毛病还是工人操作有缺点?后一种就分析每台机器、每个人造成次品的具体原因,针对分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决议,分工负责限期突破。
质量分析会议也是评比会,又是经验交流会,那个单位、那个人的产品质量好坏,就反映出他的工作好坏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在鲜明的对比下,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因此,通过质量分析会议,首先使职工进一步树立了质量观点,天天检查、天天分析,加强了责任感,在工作中不仅千方百计提高技术,改进操作,使操作技术适应提高产品质量要求,而且寻找机械、工艺设计等影响质量的问题,积极解决。其次,通过质量分析会议层层排出了关键,使大家能够集中力量解决。如在全厂范围内排出影响布的质量的关键有八个,造成这“八害”的原因是机械状态不良,操作不严格,管理不完善。各车间、各工段以至每台机器、每个人都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于是,党委及时提出了除“八害”、破“三关”的要求,使全厂的主攻方向明确了,目标集中了,行动一致了,取得了明显效果。仅后纺车间在除“八害”、破“三关”中,一个月就抓油污疵点五十四万个,使布面每百匹的疵点由9月份的一千九百个降低到现在的六百个。通过质量分析会议,还推动了以操作练兵为中心的学、比、赶、帮的群众运动。全厂从9月份以来就举行过操作表演五十多次,参加观摩学习的达三十一万多人次,有一千五百多人达到了操作能手的水平。再是,通过质量分析会议揭露出管理工作上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些问题在全厂范围内掀起了大搞企业管理的群众运动,建立健全了各种制度,使生产秩序日趋完善。此外,通过质量分析会议还加强了小组工作,锻炼了小组单独活动的能力。党、政、工、团小组长为了开好小组质量分析会议,就更及时地去掌握组内每人的思想情况和生产情况,在小组会上启发、诱导、个别帮助,从而提高了小组长的领导能力。同时以小组为单位活动,人员少,精力集中,每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能够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做到集思广益,职工们说:“这样解决问题的会议,谁不乐意参加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