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深入调查研究 认真贯彻政策 刘培源倾听群众意见办事心中有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22
第4版()
专栏:

深入调查研究 认真贯彻政策
刘培源倾听群众意见办事心中有数
本报南昌21日电 记者易军、光辉报道:江西宜春县彬江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刘培源,在冬种中深入群众调查访问,耐心倾听群众意见,贯彻党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全体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更好地贯彻了多种多收与高产多收方针,使冬种工作又多又好。
9月底,彬江公社计划冬种面积要由去年三万七千五百亩扩大到四万二千五百亩。但一周内只落实了三万二千多亩。是什么原因使计划不能全部落实呢?为了找出问题关键,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刘培源,决定深入调查研究。
十月初旬的一天,刘培源深入彬江大队洲上小队,和社员们在晚番薯地里一面锄草,一面谈情况:“冬种有多少土地面积?”小队长陈茂福回答说:“计划二百五十亩,实有耕地面积二百六十多亩,冬种面积没有问题。喏,你看那边还有一大块荒地可开哩!”刘培源顺着陈茂福手指看去,只见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长有杂草的洲地,完全可以开垦种冬作物。刘培源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即到大队部找党支部书记和队长了解全大队情况,发现这个大队完成冬种计划的土地面积完全有保证。刘培源从中得到了启发,又把全社田地算了笔大账:全社现有耕地面积四万一千亩,除去一千多亩冬水田不能冬种以外,起码还有三万九千亩可以冬种;全社共有四千多亩荒地,今冬只要开垦三千亩种上冬作物,全社冬种计划就保证可以完成。这笔账否定了认为冬种计划落实不下去是因为没有土地面积的说法。
是群众不愿意多种吗?刘培源接着又深入到王家和张家两个生产小队访问干部、老农、青年、妇女,他们都说:“冬季多种了粮食作物,明春可以增收一季粮食;多种了绿肥,明年早稻增产更有保证。”由此,刘培源认为冬种计划不能全部落实下去也不是因为社员不愿意多种。
究竟是什么原因?刘培源决心打破沙锅问到底。他进一步深入王家小队仔细察看访问,知道了是这么回事:这个小队现在有耕地二百三十亩,而大队落实给小队的“三包”面积是二百四十亩,把开荒扩种的也打了进去,打得太满了。刘培源问:“如果大队包给你们二百三十亩冬种面积,其余开荒扩种的归小队所有,你们看怎么样?”小队长谢连友说:“那就美了。”停了一下,谢连友又说:“要多种,不仅要增加人力,今后还要多人管理。”刘培源听了这些情况,从中发现冬种计划如果要全部落实下去,就必须坚决贯彻“三包一奖”政策,坚持生产小队的小部分所有制,并保证农业生产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动力。接着刘培源又深入到潘家小队去调查访问。经过两天访问调查和分析,刘培源对冬种计划不能全部落实的原因有了底。对在冬种中贯彻多种多收的方针,落实扩种计划,提出了三条意见:一、正确贯彻好“三包一奖”,坚持生产小队小部分所有制的政策。“三包”计划面积不能打得满满的,对于小队利用田边地角和其他闲散土地扩种的作物,绝大部分归小队所有,一般不计入“三包”范围,以调动生产小队多种多收的积极性。二、贯彻好人民公社按规定比例给社员留自留地和自留地收入归个人的政策,鼓励社员多种。三、贯彻好有关劳力问题的政策,保证集中主要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上,公社和大队不乱调劳动力。
刘培源经过反复访问群众,调查研究,从生产第一线上摸到了真正的底之后,便胸有成竹地回到公社召开党委会。党委会经过研究讨论,完全赞同他的意见,决定迅速行动起来,全体干部分头下队传达贯彻。这时,刘培源又二下彬江大队,组织大队干部总结了深入群众贯彻政策的经验,立即在这里召开了全社现场会,向各大队介绍推广,大大帮助了全社干部深入群众贯彻党的政策。
党的政策被群众掌握后,立即变为了群众的自觉行动。全社每天出动二万多人扩种冬作物。到目前为止,播种各样冬作物四万五千亩,比原定计划超过二千五百亩,而且播种季节提早了十天,平均每亩多施了十五担基肥,多做了一次犁耙。(附图片)
北京市怀柔县青石岭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邓连会,遇事同群众商量,图为邓连会(左)在汤河口生产队了解高产作物多穗高粱的收获情况。       新华社记者 纳 一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