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突破越冬作物的薄弱环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23
第1版()
专栏:社论

突破越冬作物的薄弱环节
据河北日报消息:中共河北永年县委组织大批干部,深入生产队,贯彻执行“三包一奖”政策,帮助生产小队抓好早茬麦,偏管晚茬麦,决心把三类苗消灭在初生阶段,为夺取明年夏季全面大丰收创造条件。这个消息提出了今年越冬作物田间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今年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主要是冬小麦,还有一部分元麦、大麦、油菜、绿肥)的播种质量是相当好的;播种期间,许多地区连降透雨,麦苗一般出得整齐,长得茁壮。但是,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几个冬小麦主要产区,在今年春夏两季严重干旱,晚茬作物较多;这些地区种麦准备工作虽早,但因腾茬较晚,晚茬麦占的比重还相当大。据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几省统计,晚茬麦一般要占50%左右。此外,有一部分旱地小麦、间作套种的小麦,抢墒下种、底肥不足的小麦和低洼盐碱地、砂薄漏地的小麦,长得也不够好。由于这种种情况,许多县和公社都有一定数量的三类麦。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如果及早采取措施,偏肥偏水偏管理,这部分麦苗完全可以升级。山东掖县西由公社后吕生产队去年有三百亩晚茬麦,最初长得不够好;后来加强了田间管理,今年亩产达到三百三十四斤,赶上早茬麦,超额完成包产指标。这个公社的另一些生产队对晚茬麦和三类苗的管理抓得晚了,今年每亩产量比早茬麦少收五十多斤。据这个公社计算:如果今年加强管理,使全公社的六千亩晚茬麦全部赶上早茬麦,明年夏季可以多收小麦三十多万斤。从一点以概其余,可以看到今年加强晚茬麦的管理,及早消灭三类苗是多么重要。
毛泽东同志经常教导我们,领导任何工作,都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抓住工作中的关键问题,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赢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由于今年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形成的较多的晚茬麦和三类苗,是争取明年夏季丰收的薄弱环节。我们应该在管好早茬麦的同时,集中更多的力量(也就是偏肥、偏水、偏管理),突破这个薄弱环节,使晚茬麦赶上早茬麦、三类苗赶上一类苗,争取明年小麦全面丰收。永年县今年种了十二万亩晚茬麦。县委及时组织一千多名干部,帮助生产小队,偏管晚茬麦,这种作法是很对的。当然,偏管晚茬麦和三类苗,决不意味着可以放松一、二类苗和早茬麦。这里所以这样强调管好晚茬麦、三类苗,只是为了推动后进赶先进,促使先进更先进。
加强小麦田间管理,要根据苗情,对症下药。追肥、冬灌、压耙、中耕,都要根据各社、各队的具体情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而定。例如冬灌,就要看墒情、看水源、看时间、看地点,综合各种条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生产小队是组织生产的基层单位,生产小队的干部和社员群众,最了解每一块麦田的具体情况,最熟悉当地的气象规律,最清楚在当地当时消灭三类苗的办法。他们有权制定各种切合实际的技术措施,有权合理安排各种农活,公社和生产队要善于指点,善于帮助,而不要不看具体情况,乱干涉、乱指挥。
怎样把生产小队管理麦田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除了公社、生产队的党组织经常进行关于“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教育,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社员的觉悟水平以外,贯彻执行“三包一奖”的政策,开展超包产竞赛,也是一项很有效的措施。“三包一奖”是一项极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生产小队小部分所有制的具体内容之一。尽快地把“三包一奖”订好、落实,便于调动生产小队和社员群众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责任感。还没有制订冬小麦“三包一奖”方案的地方,要立即发动群众切实订好。已经订了小麦“三包一奖”方案的生产队,也要普遍检查“三包”是否合理,明年夏收是否可能做到有产可超。要向社员群众明确宣布小麦“三包一奖”的具体内容,使社员知道明年小麦的产量指标、劳动用工量和生产成本。“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三包一奖”政策既符合群众的长远利益,又符合群众的当前利益,应当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摸底。毛泽东同志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争取小麦明年丰收,是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群众的当前利益。“三包一奖”落实以后,把大集体和小集体的利益结合起来,群众必然同心协力,干劲倍增,超包产的群众运动就会开展起来。
越冬作物是明年收获最早的一季作物,在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是明年农业战线上的第一仗,我们的任务是充分发动群众,认真贯彻执行政策,全力打好这一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