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加强思想教育 因人制宜排工 下放人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胜利三队归队社员誓为大办农业立功,全队生产蒸蒸日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23
第2版()
专栏:

加强思想教育 因人制宜排工
下放人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胜利三队归队社员誓为大办农业立功,全队生产蒸蒸日上
本报讯 湖北随县洛阳公社胜利管理区第三生产队,充分发挥下放劳动力的作用,促进了秋、冬季生产的顺利开展。
在党中央关于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下达前后,这个生产队共有十三个整劳动力和十名青年学生,回到了农业生产第一线。除青年学生外,这些劳动力绝大多数都是在1958年被调到县、公社、管理区去从事其他生产的。这次,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原生产单位参加农业生产。
政治、经济工作双管齐下
为了充分发挥下放劳动力的作用,这个生产队的党支部及时分析了劳力下放后的新情况,了解了下放人员的思想问题,接着召开了下放人员座谈会,教育他们安心生产,并倾听他们的意见。会后,党支部决定:一面在群众中广泛深入地进行党的下放人员加强农业第一线的政策教育;一面要求队干部分工负责,对下放劳力进行家庭访问和个别谈心,深入具体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和具体困难。通过这样普遍访问,党支部发现在下放人员中,还存在着下列几个问题,经群众讨论后,分别得到了解决:
(一)因人制宜,合理安排活路问题。如下放归队的人员中有篾匠、木匠、石匠、泥瓦匠、造纸厂工人等,他们初来时因各小队没能因人制宜安排活路,不能发挥他们的技术特长。生产队根据他们的意见,帮助小队专门安排了篾匠李大洪编织箢子,以供当前社员们修水利、挑塘泥之用;安排了木匠叶全富专门锯板子、做木工;安排了泥瓦匠、石匠修建牛栏、厕所。当然,在农活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每个劳力都一律要投入农业生产。
(二)工资报酬问题。在因人制宜安排活路的问题没解决以前,篾匠、木匠、石匠、泥瓦匠、造纸厂工人等,都和一般农业劳力同工同酬;但他们在外搞本行,工资都略高于农业。生产队在因人制宜安排活路的同时,便通过社员民主讨论,制订了合理的工资报酬。他们根据技术活略高于农业报酬的原则,采取了包工包产包收入的办法。如对篾匠李大洪,第一次规定是每天交小队三个箢子记十分,月终和其他社员一样按工分发工资。这样一来,李大洪高兴的说:“生产队对我这样照顾,我一定要把箢子做的更好,保证社员们几时要,几时有。”
(三)有关生产和生活困难问题。这个队下放的劳动力,有四个是单身汉,他们从本队被调走后,自留地或由小队经管或由其他社员经管了。这次回队后都没有菜园,有的人还缺少过冬的棉被、棉衣,还有的人缺少小农具,家大口阔、入不敷出户的生活问题也需要解决。党支部首先给没有菜园的金高水、叶全银等,每人拨了一分多自留地,同时,生产队还借给他们种子,帮助解决肥料,种上了蔬菜和蚕豆。食堂还先分给他们一部分菜,解决眼前的吃菜问题。在防寒过冬方面,也帮助解决了他们中个别缺衣缺被的困难。对缺少生产工具的社员,一面发动社员在自愿的原则下互助互借,一面专门安排时间给他们搞家庭副业,增加收入自己购买。
(四)学习生产技术问题。这个队的下放劳力,大部分都是农民,只有小部分人对农业技术比较生疏。党支部根据各人的情况,采取师傅带徒弟、包教包学、干部前面作样版、社员后面照着干等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包教包学的过程中,还掌握了先易后难、先粗后细、先轻后重的原则。如第二小队回乡的青年学生较多,在秋种时,为了教会十九岁的张新安和二十岁的张开定掌握整沟的技术,小队长吕定国便亲自给他们作了整沟样版,在吕定国耐心帮助下,他俩在小猴子洼四亩四分大麦田里整的沟,博得了社员们一致称赞。
人人心情舒畅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以后,下放的人员更坚定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两、三个月以来,他们大多数都做了六、七百工分,收入一般不低于下放以前。如由公社炼铁厂回来的强劳动力鲁家旺,10月份做了三百四十七分,工资和个人在假日搞的副业,合计纯收入比下放前的工资纯收入还高21%。家大口阔劳力又较弱的王维振(全家五人吃饭,只本人劳动),在生产小队的合理安排和适当照顾下,10月份工资和个人副业纯收入,比下放前也高12%以上。因此,他们都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贡献自己的力量。干部和社员经过两三个月的亲身体会后,也进一步明确了劳力下放的好处。因为这个生产队对下放劳力的工作作的好,充分发挥了归队劳力和原在家劳力的生产积极性,使入秋以来的各项生产,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今年秋种实播面积比去年扩大了35.5%,寒露后四天开始种麦,到霜降前六天就结束了。秋种结束后,即全面转入了冬季生产。小秋收、食堂种菜、副业生产等活路,也都开展起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