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何陈庄生产队是怎样开展生产救灾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26
第2版()
专栏:

何陈庄生产队是怎样开展生产救灾的?
中共沧县县委生产办公室
河北沧县大猪村公社何陈庄生产队,正确贯彻生产救灾的方针,大搞副业生产。现在是队队有小手工业加工厂,户户有家庭副业,天天有收入。虽然今年农业生产受了灾,损失很大,但是,由于副业生产搞得好,不仅做到了按月发工资,还添置了一批生产、生活资料。
他们是怎样开展冬季副业生产的呢?
就地取材 生产无边
何陈庄生产队今年遭受了旱、涝灾害,全队三千六百二十九亩地,实收面积只有八百八十亩。但是,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没有被灾情所吓倒,而是依靠着人民公社的优越性,队支部团结全体干部、群众,展开了生产救灾运动。
他们为了贯彻副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为明年扩大再生产服务”的方针,首先发动干部、群众,从生产、生活入手,进行了四查(查农具、查生活、查食堂、查仓库)、五算(算明年生产投资和打多少粮食、算开展副业生产的原料能生产多少商品、算有多少人用多少工、算人吃和马喂、算收入和支出)。经过算吃、算穿,算物、算钱,算生产、算收入,算今年、也算了明年,全队到明年6月底,生活需要一万二千元,生产(农、副业)投资需要一万零五百多元。这些钱从哪里找?搞副业生产能解决吗?生产原料从哪里来?开始有的队干部和社员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明确,信心不足,办法不多。党支部及时提出:搞副业生产必须本着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社员生活服务的原则,只能从生产入手、不能有商业行为;同时召开了副业生产能手座谈会,总结了往年进行副业生产的经验,找出了六种生产原料和生产门路:(一)大搞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例如玉米包皮能制淀粉,也能制成人造纤维纺纱织布。(二)组织人力搂草拾柴。全队有十三张大?一百多张小?,搂草拾柴不仅能解决取暖的燃料和牲畜的饲料,还能增加收入。(三)利用本队既有原料,发展加工工业。如:羊毛可以纺毛线、织毛衣、毛袜,麦秆可编草帽辫,高粱穗可缚扫帚,高粱秆可钉锅盖,苇子可织席。(四)还有地上跑的野兔、野黄鼠狼,天上飞的野雁、野鸭,水里游的鱼虾,都可以捕捉。(五)村边、堤坡、沟沿、场边长的柳、桑、荆条,粗些的可编筐,细条可编笊篱、牲口龙嘴。(六)干枯的梨、枣树刨下来能供木匠制造大小农具,支持明年大生产。队支部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决定:有什么原料,就搞什么生产,绝不与大工业争原料;国家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样做的结果是:就地取材,生产门路无边,收入无限。
合理安排劳力 社员有劳有逸
现在农业生产虽然不是大忙的时候,可是全队有三百多亩地没有耕,小麦正在冬灌,打场还有个尾巴,牲口草还需铡,副业生产也要进行,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队支部认为,搞好生产救灾工作的关键,首先在于合理安排劳力。他们根据各项生产、生活任务的大小,采取按比例支配劳动力的办法,做到了有劳有逸,全面安排。劳动力的分配比例是:35%的劳力搞农业,45%的劳力搞副业、手工业生产,20%的劳力搞生活资料的加工、采集、储藏。对老婆、老头等辅助劳力,也安排了适当的活。这就使生产和生活、农业和副业都有了合理的安排。
其次,生产队还进一步划清了各方面的经营副业的范围:①凡是一个小队很难举办的,就由生产队组织生产;②适合小队经营的小型生产,就分别制定定额,按“三包一奖”的办法包给小队经营;③养猪、鸡等,除集体和社员个人饲养外,鼓励食堂多养。④零星生产如编草帽辫、蒲囤等归社员经营。同时合理解决了收益分配问题:生产队经营的,小队出了人畜工,由生产队给小队工分;生产队包给小队的生产,超额部分按三七开,30%归生产队,70%归小队;小队自己经营收入,归小队支配;社员经营的收入归本人。
第三、坚持政治挂帅,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群众生产积极性高,劳动定额不断被突破,队队完成了大队分配的生产任务。但是,小队与小队之间的收入差别还很大:一小队和二小队生产人数相等项目相同,可是一小队10月份每个工值一元三角,二小队每个工值比一小队高九毛九分钱。原因是二小队坚持了政治挂帅,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这个事实有力地教育了一小队的干部,他们决定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开展生产救灾之后,社员生产情绪很高。从10月1日起到现在,全队有一百六十人投入副业生产,副业生产的收入有力地支持了当前生产,支持了人民生活,支持了明年的农业生产。全大队10月份的副业收入除发给社员工资四百多元,买煤八吨,还买了一批生产资料,其中有双铧犁三张,小农具二百三十多件以及大车等。现在这个队的副业生产仍在积极地发展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