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人人喜爱“农事新皇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26
第2版()
专栏:山西通讯

人人喜爱“农事新皇历”
山西沁县城关公社段柳管理区主任 刘效清
心中有数真主动
对制订生产计划,我们管理区几年来逐渐摸出了一些经验。事情总是从不会到会、由浅入深一步步学来的。1958年以前,我们每年订生产计划,总是亩产多少,总产多少,保证实现增产有那几条措施等等。因为计划简单、粗糙,执行起来,作用就不怎么大。
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农业八字宪法”,这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订生产计划有很大作用。在县委和公社党委的指示下,根据我区自然条件和农事活动的特点,制订出一个“农事新皇历”。这个“农事新皇历”,不仅具体地规定了各个农事季节应该抓取的主要环节和农事活动的中心,而且又根据“八字宪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出了每个字中应该掌握的关键和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
两年来,由于坚持执行了“农事新皇历”,干部和社员心中有数,在生产上争得了更大的主动权。
遇 到 矛 盾 找 办 法
新事物往往要带来一些新问题。去年冬季我们在修订“农事新皇历”、确定今年增产计划的时候,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劳动力和生产任务不相适应。农业生产的投工比往年增加20%,而劳动力却比上年减少十六人,能否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农事新皇历”的贯彻执行和增产计划的完成。为此,管理委员会组织干部、老农、社员和技术人员具体地作了讨论。大家进一步摸到农业生产在一年之间有“三紧、三松、一闲”的规律。“三紧”是:一、谷雨、立夏、小满三个节令,要完成全部秋作物播种任务,农活集中,需工量占全年投工的30%以上;二、小暑到大暑,夏收、夏种、田间管理三项主要农活交织在一起,时间性最强,需工量占全年投工的15%;三、秋收、秋种、秋耕,需工量约占全年农活的25%以上。这三个时期大约一百二十天,投工量就占到全年的75%到80%。“三松”是:过了阴历年到清明前的一段,大地尚未解冻,农活较松;小满到立夏刚下种完毕,秋苗矮小,不能动锄;立秋到处暑,为挂锄时期,农活也比较少。“一闲”是冬季两、三个月。通过上述分析,找到了调节农事活动,以解决全年用工忙闲不均的办法:第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的适应能力,把春播作物分为冬种、早春、春季三个时期播种。如种谷子,由春种改为冬种、顶凌种;山药、大麻比以往提前两个节令;黑豆、瓜菜提前了一个节令播种。第二,合理安排农活,尽可能把农忙时期的活,提早在农闲时期来做。冬季就及早进行送粪、整地等备耕工作,“三松”分担了“三紧”的事。在劳动力安排上,加强了计划性。第三,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往往会造成意外的劳力紧张,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困难。我们从总结几年来的经验中,摸索到春旱、病虫害、山药晚疫病、雹灾等四种主要灾害发生的规律和防止的办法。防止春旱的办法是:秋耕时紧接耙耢,解冻前顶凌耙地,春耕时抢墒下种,使秋苗提早生长,既保证苗全苗旺,又避过病虫害的发生期。对玉米、谷子,从秋季收割就要认真选种,保证种籽纯洁,就可基本上防止玉茭的乌霉、谷子的白发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山药晚疫病只要提前早种就可以避免。雹灾是一种危害性最大的灾害,我们掌握了它的发生期多半是在每年的小暑到大暑前后。因此,在春耕播种时,就要根据雹灾发生的规律,划分农作物种植区,在雹打线上播种山药、红薯、玉茭等作物。两年来,由于坚持贯彻执行了“农事新皇历”,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而耕作制度的改革,又保证了“农事新皇历”的贯彻执行。
善始善终抓到底
对“新皇历”的执行,我们特别注意从头到尾,全年贯彻到底。我们的做法是:第一,抓住为新事物鸣锣开道的宣传工作,大讲、特讲
“农事新皇历”的优越性。同时根据每段农事活动的中心和任务要求,用简短的字句,通过田间鼓动牌、街头黑板、食堂揭示栏等进行宣传,突出计划中心,加深人们印象,启发社员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用拆筐子、配零件的办法,把“农事新皇历”的长计划与逐季、逐月、逐旬的短安排结合起来,做到农活、劳力、技术操作规程早知道,使之既有连贯性又有独立性,相互促进。第三,干部明确分工,加强具体领导。管理区专职干部分工包片;管理委员以“八字”分业挂帅,直接担任生产队长,一身兼二任,立足一个队,创造典型,摸索经验,指导全面。第四,开展队、组、人连环赛,定期评比,树立好社员和“八字通”标兵。今年十个月中,我们就评比了六次,出现了“八一红旗队”、“五老顾问小组”、“三八姑娘队”等执行“农事新皇历”的尖兵。第五,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年年修改作补充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去年的“皇历”今年再用就会闹出笑话。比如,按“皇历”要求是一月土为纲,而实际上我们是去年冬季就开始了这一工作,显然不相适应。于是,在今年年初,我们又发动社员重新修订了
“皇历”,突出地抓住了改变耕作制度,调节农活忙闲,事事争取主动的根本措施,主动地解决了许多新的矛盾。
经验证明,贯彻执行“农事新皇历”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充实和补充“皇历”的过程。两年来,我们在全面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同时,又注意了抓时间和抓茬口。根据我们的体会,卡住播种时间和选好茬口,对保证粮食增产作用很大。争得时间就是粮食,提前早种和失时晚种,产量往往相差一半左右。选好茬口是一项无本有利的增产措施,根据我们的经验,这样安排茬口,增产效果很显著:高粱茬种豆子,豆茬种谷,谷茬种玉米,玉米茬种薯类,薯类赶茬种小麦;切忌荞麦茬种谷和薯类以及谷子重茬。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计划明年粮食作物的分布是“三三制”,即麦田、谷子共占三分之一,玉米、高粱、薯类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为杂田。
“过了闰月年,走马就种田”。明年的春天要比往年来得早,农业生产怎么安排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我们两年来的经验,农活一般是宜早不宜迟,所以必须以早字为纲,提前几步作好生产准备。为此,我们计划在1961年除去各项技术措施和具体要求外,总的修改意见是:生产准备跨季度,耕、种、加工跨节令。这就要将原来“皇历”表上的每月中心任务,往前推一个季度,将全年各季的农事活动,往前推一个节令,能提前完成的尽量赶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