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怎样集中力量抓好主要环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2-04
第2版()
专栏:社论

怎样集中力量抓好主要环节?
近几个月来,上海市的炼钢生产一直呈现着稳定上升的局面。上海人民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在各地调运煤铁的热情支持下,坚决贯彻了工业生产以钢为纲全面跃进、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的方针;上海钢铁战线全体职工,在全国大好形势的推动下,进一步发扬两年来组织大跃进群众运动的经验,集中力量切切实实地解决了各个时期的各项关键问题。这就是上海炼钢战线能够连续取得重大成果的根本原因。上海炼钢战线上的大好形势,不仅生动地说明了,善于运用毛泽东同志提倡的集中力量抓好主要环节、打好歼灭战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生产和建设中的致胜之道,而且给我们提供了怎样集中力量抓好主要环节的成功经验。
上海市的主要经验是什么呢?
主要经验之一,就是领导干部要深入生产,对生产要深知深解。集中力量抓主要环节,打歼灭战,就是集中领导的精力,集中群众和干部的智慧和力量,抓紧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也就是抓紧主要矛盾,一战而达到全胜和速决的目的,以便迅速腾出手来,再抓另一个环节,解决另一个矛盾。毛泽东同志说:“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二一六页)又说:“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一六九页)这是领导艺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能否取胜的关键。但是要投下这一着好棋子,领导就必须深入实际,对客观事物进行全面的分析,不但要把当时事物发展的各种矛盾找出来,还要把其中具有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找出来;不但要看到矛盾的总体,还要看到矛盾的各个侧面;不但要看到一个一个的矛盾,还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上海市在钢的增产运动中,首先集中力量提高化铁炉的脱硫率和熔化率,就是市委领导同志和冶金部门的领导同志,对钢的产量和质量的要求,对炼钢能力和化铁炉能力,对生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对各个环节的技术状况,都作了周密调查和全面分析,看准了大幅度增产钢的关键所在之后才确定下来的。
不深入生产实践,仅仅站在旁边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皮毛,对生产实际不知不解或者半知半解,就不可能及时地准确地抓住生产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当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中开始转化的时候,就不能站在运动的前头做群众的向导。捉不住主要矛盾,就无法正确确定什么是中心工作,什么是非中心工作,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非重点,什么是应当急办的,什么是应当缓办的。这就好比伸开五指乱打一气,既缺少力量,也打不中要打的目标。
情况判断清楚了,主要矛盾抓准了,要把力量真正集中起来,并且最有效地加以使用,为此就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统一领导,这是上海市在炼钢中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第二个主要经验。钢铁生产过程的环节多,连续性、协作性强,“左邻右舍”的关系多,情况变化迅速,往往由于某一个局部发生故障,或者由于某一个措施没有跟上,全部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只有强有力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才能协调各方面的步伐。上海市的做法是全市成立统一指挥部,由市委管工业的书记挂帅,在各个主要经济部门设立联合办公室,层层对口挂钩。这样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上下左右,协同动作,既紧紧地抓主要环节,又更好地围绕主要环节、中心任务,安排其他环节和其他部门的任务,使主和次、重和轻、急和缓,各得其所。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就是要组织一般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同时要通过中心工作带动其他工作。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讲,这就叫做“弹钢琴”的领导方法。不只要一个指头动,而且要十个指头都动,但又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先有后,有重有轻,有快有慢。这样才能弹出一曲和谐悦耳的音乐来。
上海市炼钢战线上的第三个主要经验,就是从抓政治工作、抓思想工作入手,并且自始至终抓紧这个工作。集中力量,统一指挥,不只是一个组织工作,更重要的是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提高化铁炉的脱硫率和熔化率也罢,延长转炉炉龄也罢,运送原料材料也罢,制造和修理冶炼设备、运输设备也罢,都必须依靠职工群众。所谓集中力量,归根到底,主要地也是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和指挥,都必须建立在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自觉的基础上。
善于集中力量,并真正在生产上发挥效用,最重要的是使毛泽东同志提倡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指导思想,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掌握,变为他们自己的思想,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样,不论是多么困难的任务,他们都能从全局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上海有关部门和企业在每一项支援钢铁生产的任务中,都坚持做到一手抓思想,一手抓任务,并以思想工作带任务。他们向职工群众讲形势,交任务,组织职工群众去钢厂参观,使群众确实懂得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及工业以钢为纲的道理,懂得为重点制造一台设备、一颗螺丝钉,为重点运输一吨原料、材料,都跟自己有切身的利害关系。这样,广大的干部和职工群众就不会是被动地接受协作任务,不会是临时应付一下,也不会是把人力、物力简单地拼凑起来,而是充分地发扬共产主义风格,成为有组织有领导的行动。在“有钢才有船”、“有钢才有机器”等等思想指导下,广大职工知道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支援,一方困难,四方协作,把方便送到炉前,把困难给自己留下;无论哪个单位,在完成任务的时候,都力求只多不少,只好不坏,都赶前不赶后,包制造,包修理,包使用,切实负责到底。同时借支援重点的东风,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开展物资的综合利用,从各个方面挖掘潜力,出现了许多生动感人的事例。钢铁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形成了这种紧密的协作网,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一条心,一股劲,就使原来在短期内办不到的事情可以办到了,办好了,也使原来困难比较多的工作变成困难比较少的了。
上海钢铁战线取得的成绩,也是和各地人民的大力支援分不开的。在工业生产以钢为纲全面跃进,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的方针下,全国各有关省市的煤、铁基地的广大职工,鼓足干劲,千方百计,力争多增产,并且本着先外后内的原则,调运大量的煤、铁和各种辅助材料,支援上海重点钢铁企业。各地广大职工的这种共产主义风格,给上海钢铁职工和广大人民以极大的鼓舞,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集中力量,努力以最少的原料材料,炼出更多的好钢,轧出各种钢材,支援全国。上海钢铁战线的胜利,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结果。
上海市在炼钢运动中积累起来的这几条经验,是毛泽东同志提倡的集中力量抓主要环节、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工作方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运用的好经验,它具有普遍意义。别的地方也有类似的经验,也应加以总结推广。上海的经验,不只适用于上海,也适用于别的地方;不只适用于炼钢,也适用于别的工作。
(这篇社论是本报编辑部和上海解放日报编辑部共同准备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