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在七个民族的公社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2-04
第7版()
专栏:

在七个民族的公社里
本报记者 密吉德道尔基 郭平永
大兴安岭北,辉河两岸,一个由七个民族组成的人民公社——辉河人民公社,经过三年来艰苦奋斗,已经改变了哈珊草原的面貌,农牧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社员生活也有很大改善。在这里,蒙、汉、达斡尔、鄂温克、回、藏和土族社员,欢聚一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团结友爱,共同劳动,用自己的双手,把一个偏僻落后的草原牧区,已经建设成为一个“人畜两旺,五谷丰登,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繁荣兴旺的地方。
拉不断的弓弦
初冬,我们访问了哈珊草原。从草原城市海拉尔到辉河人民公社,有一条宽广的草原公路。汽车在平坦的大道上奔驰,公路两旁辽阔的牧场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霜。远方和近处,不时出现一群群牛羊,一片片肥沃的新垦地里,闪动着拖拉机,忙忙碌碌在搞冬季运输。不论在公社的牧场上、喧闹的铁木工厂里,一群群男女社员都在愉快的劳动着。
十三年前,哈珊草原是个穷地方。各族人民共同受反动统治的剥削、压榨,生活过得很苦,牧民每人平均不到七头牲畜,农民没有一垅土地。牧民们做不起羊毛毡子,冬天只好用苇子当蒙古包围起来住。1947年解放,哈珊草原才逐渐变了样。牧民的日子过得逐渐好起来了。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好”的声音,从北京城传到了草原上,辉河两岸的人们,来往频繁,共同商量着一件事:“拧成的弓弦是拉不断的。咱们蒙古人、汉人、达斡尔人、鄂温克人……合力办个人民公社!”
辉河人民公社就这样在偏僻的哈珊草原上诞生了。正式成立人民公社的消息传到牧场上的时候,有一对青年牧民,高兴得在草坪上摔起跤来。这对青年是牧羊人,一个是蒙族的色斯仁,另一个是鄂温克族的贾布岱。这两个青年在大跃进中各领导一个生产小组互相鼓舞,开展友谊竞赛。今年秋季,色斯仁和贾布岱,再次响应公社党委号召,组织两个打草队,带着两台马拉打草机,把蒙古包搭在荒草滩上,开展友谊竞赛,突击为牲畜过冬渡春贮备饲草。可是竞赛正在热火朝天进行的时候,色斯仁小组的机器出了毛病,打草量怎么也赶不上贾布岱小组,小伙子们急得浑身冒汗。一天,贾布岱听到这消息,就带着工具跑到色斯仁小组帮色斯仁小组修理机器。几个人忙碌了半天,机器修好了。色斯仁小组的社员们高兴得紧握贾布岱的手说:“优胜红旗保证送给你们。”过了两天,色斯仁听到贾布岱小组的搂草效率低,赶不上自己小组的进度。于是他亲自带着一台搂草机,去帮贾布岱小组打草。他们就这样在荒滩草原上,互相竞赛,彼此相帮,奋战三个月,为公社牲畜贮备了四百六十多万斤青草,比去年多了一倍。
各族社员,就这样彼此帮助,互相鼓励,共同奋战的结果,使草原上的生产和生活一天一天地好起来。三年来,由于公社各族牧民社员克勤克俭地努力生产,使全公社增殖的牲畜,比1958年前十年增长的头数还多三分之一。而且在牧区成立了兽医站,新添了十多台打搂草机。各生产队培养了不少的防疫配种技术人员。
三年前,哈珊草原牧民还是不会种地的。只有南来的汉族农民,零星种些蔬菜和糜子。去年,公社组织一批青壮年牧民,向汉族农民学种庄稼。牧民和农民,把蒙古包搭在荒滩上,牧民拉着牛,农民扶着犁,风里雨里,开荒播种几十亩地,第一次收获了三万多斤粮食饲料。许多老年人,看了自己草原上出产的粮食,兴奋得流出眼泪:“咱们的哈珊草原,到底长出粮食来了!”今年更多的牧民和汉族社员并肩开荒,从雨雪的初春,奋战到寒冷的秋末,又比去年扩大播种面积两倍多,收获了十五万多斤粮食和饲料。
新建的牧村
人民公社成立的时候,牧民们还是在游牧地的蒙古包里庆祝公社诞生的。现在,当我们巡礼在哈珊草原的时候,不时看到一片片新房。定居地上人群往来,牛车和骑马的人,穿来穿去,村边就是大面积的新垦土地。这都是随着辉河公社的巩固和发展成长起来的定居新村。
我们访问了公社中心区和哈珊阿尔两个新村。
公社中心区定居村规模较大。村中间有一座铁木加工厂,六、七名蒙汉族社员,正在修配明年春耕生产用的小农具、牧业生产用的工具和制做定居房屋的门窗。这都是随着定居而出现的新型的生产部门。离工厂不远,有几个人正为公社小型发电厂打地基,有个社员兴奋地告诉我们:“哈珊草原要更亮,1961年 春节我们就能给她发电照明。”村西头还有医疗所,有两名医生正给牧民看病。有一位名叫善布的患者,病已经快好了。定居以前,哈珊草原上没有医疗所,牧民有点病,还得到数十里外去请医生。现在看病可方便多了。村里的牧民食堂,又宽畅,又干净。食堂一日三餐,除了饭菜以外,还按照鄂温克、蒙古族牧民习惯,准备有醋油奶茶和各种乳食品。村东边是学校和居民区。这里有缝纫组、修靴组和理发室。
哈珊阿尔村由二十多间房子和十多座蒙古包组成。每户农牧民住着一间到三间新房,一幢幢新房子,安着玻璃窗,室内有火墙、火炕,暖烘烘的,和游牧时期的居住条件完全两样的。公社党委书记杜柯同志告诉我们:公社化以后,由于国家的帮助和公社生产的发展,社员们盖了三百多间新房,已经有二百六十户游牧民搬进这样的新居,占全社户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定居地的建设中,今年哈珊阿尔村的五名鄂温克族牧民,还向汉族社员学会了盖房子。
我们到鄂温克族牧民巴图家的时候,几个孩子在炕上耍,外面虽是零下十多度的寒冷季节,他们不觉一点寒意。巴图刚劳动回来,正坐在火墙边喝奶茶。他一见我们就谈起来了:“大跃进一开始,咱们这里喜事可多啦!别的不说,咱们牧民定居,生活好了,光孩子生了多少。我们炕上就有四个,第五个也快出世了。”公社党委告诉我们:解放初期,全社平均每八户才有一个孩子,现在平均一户就有两个孩子了。
最近一年多,哈珊草原上有二十七对各民族男女青壮年,在共同的劳动中,建立爱情,结了婚。
携手前进
公社成立以来,在哈珊草原各族人民中很快形成了“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互学互教,携手前进”的共产主义新风尚。去年初夏,公社党委决定叫鄂温克族牧民巴图学种庄稼,开荒种田的汉族农民知道这消息后高兴地对他说:“我们一定把你教会教好。咱们一定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把草原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二天一上工,农民叫巴图走在左边,自己到右边,两人扶着一杖犁开荒。下工后,有的汉族农民到巴图家,向他问长问短,给他耐心地讲把犁、播种方法。巴图心里很受感动,心想不赶紧学会种田,怎能对得起汉族农民兄弟呢?于是次日天一亮巴图就跑到地里,用心学习农民扶犁,问长问短,一连苦干了三天,犁牛听话了。扶犁、开荒、播种、撒籽,巴图全学会了。今年他成了个地道的农民,种了三十亩地,收获的麦个子、蔬菜拉了几十车,牧民们高兴地称赞他是“公社的‘农艺师’”。和巴图一起劳动的三十多个牧民,现在也成了公社第一批亦农亦牧的社员。有些汉族农民社员现在也天天跟着农民兄弟学习牧业知识,牧民们也是手把手地耐心教他们。
三年的时间是何等短暂啊,而哈珊草原变化有多么大。在今后继续跃进的里程里,我们可以想像得到辉河两岸七兄弟一定会把哈珊草原建设得更加美好。(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