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深入重点摸实灾情 发动群众生产救灾 何楼公社党委书记李清常领导作风扎扎实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2-08
第5版()
专栏:

深入重点摸实灾情 发动群众生产救灾
何楼公社党委书记李清常领导作风扎扎实实
本报讯 在深入开展生产救灾运动中,山东菏泽市何楼公社党委第一书记李清常,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深入全社重灾队之一——子母树大队的两个小队,会同队干部逐户检查了解情况,摸实底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全社生产救灾运动的深入开展。
何楼公社是菏泽市的一个重灾社。今年夏秋,这个社连降三次暴雨,90%以上土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涝灾;受灾后,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发动群众,依靠人民公社,向水灾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抢救出三万多亩庄稼,抢种了大量秋菜,适时种好九万多亩小麦,从而为生产救灾工作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国家供应了相当数量的口粮和一部分救济款,支援这个社抗灾度荒。在这种形势下,干部产生了自满情绪。他们停留在笼统地算大账上,说:“缺一部分口粮由国家供应了,又种上了一些菜,日子不难过”。实际上到底怎么样,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子母树生产大队是何楼公社受灾较重的一个队。这个队遭灾以后,党支部领导群众救出了七百五十亩甘薯,抢种了一批秋菜;到10月上旬,甘薯已收获入库,秋菜收获也很好,同时超额完成了种麦计划。队支部书记晁月良向公社党委书记李清常汇报情况时说:“李书记,放心吧!今年日子好过。”并说粮、盐、菜、柴等都已安排好。但是李清常同志没有满足这些汇报。他来到受灾最重的十三小队,深入田间、食堂、社员家庭访问,并召开了由干部、贫农和下中农参加的座谈会,对全队六十户社员生活问题逐户进行了排队和摸底。在逐户摸底中,他了解到这个小队虽然大部分户经过前段的安排都可以过得去,但也还有少部分户仍然存有比较严重的困难。他们一般是人口多、劳力少、底子薄,因此困难较多。如晁春环家五口人,两个女劳力(一个长年有病),生活还存有一些困难。在李清常同志的领导下,立即帮助这家人找出以下的生产门路:一、晁春环一家大小都会糊火柴盒,冬闲时,按每人每天糊五百盒计,每天可收入二角五分,一百天共可收入二十五元;二、组织参加扫土硝集体副业,可收入五元以上;其余部分决定由社会救济款给予补助。通过逐户算细账,不但摸清了每户社员的家底,也进一步澄清了这个小队的家底:全队二百一十七口人,口粮绝大部分都要国家供应,购买粮、柴、菜、盐尚需两千多元;烧柴也还是个问题。在李清常同志的帮助下,依靠生产救灾的方针,也得到了解决。
较好的队有没有问题呢?李清常同志又到第四小队去进行调查研究。这个小队受灾较轻,灾后小队领导上对全队四十七户社员所需粮、菜、柴、草也作过初步安排;但经逐户排队,也发现有一部分户,在住房、棉衣、取暖等方面也有些困难。
在深入摸底过程中,李清常同志就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发动群众,加以具体解决。如烧柴不足问题,一部分社员存在着依赖思想,等待国家供应煤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不但访问了社员,还专门召开了社员会,宣传了党的生产救灾方针,说明煤炭不仅要供应群众生活用,也还要保证钢铁生产及其他工业用,因此必须主要靠自己想办法解决烧柴问题。结果社员们想出了很多打柴的办法。如社员晁岱让提出高庄一带黄河滩上遍地是荒草,可以去割;晁月军提议把现有的通风灶改为风箱灶,节约烧柴。经组织远征拾柴队,仅半个月就割草十万斤。各个食堂改建风箱灶后,用煤量也由每人每天十四两降低到半斤。由于上下一心,摸清了情况,订出了具体生产救灾措施,社员们都增强了度荒的信心。
现在,何楼公社已连续召开了三次社党委扩大会,以子母树生产大队的事实为据,系统地检查与克服干部思想上的自满情绪;全社干部已深入到三百三十一个小队,按照子母树生产大队的办法逐户排队摸底;摸到的问题,就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加以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