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支援重点就是支援全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2-13
第2版()
专栏:

支援重点就是支援全局
王朴
为了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以钢为中心的1960年工业生产计划,有煤、铁外调任务的企业和地方,在继续增产煤、增产铁的同时,继续本着先外后内、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给重点钢铁企业多调煤、多调铁,切实保证重点企业大幅度增产的需要。这是可贵的全国一盘棋的精神。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国家计划需要发扬这种精神,在今后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永远需要发扬这种精神。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从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就是从全国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出发。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这样考虑问题,就叫做有全局观点。只从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就叫做局部观点。按照局部观点办事,从长远看,从根本看,既不利于全局、也不利于局部。
全局高于局部,全局统率局部。但是,全局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往往通过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每一个局部,对全局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全局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中心任务,需要解决不同的主要矛盾,也由于各个局部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各个局部对全局的作用也就不一样,有的大些,有的小些;有的对全局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的就不是这样。也就是说,从全局来衡量各个局部,就有重点和一般、主要和次要、急和缓、先和后的区别。拿发展国民经济来讲,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基础”和“主导”就是区别。在工业中,“以钢为纲”,纲举目张,钢在工业中的地位就与别的工业不同。在统一安排基本建设项目的时候,要考虑这种区别,在统一安排社会劳动力、统一分配原材料和其他重要物资的时候,也必须考虑这种区别。虽然区别只是相对的,今天是次要的,到了明天可能变为主要的,然而,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条件下这种区别却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区别,没有重点,就等于没有政策。
因此,当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领导同志居于局部地位处理问题的时候,就是要正确处理自己局部与别的局部,首先是与重点部门、重点地区、重点单位的关系。例如在当前,工业部门首先要正确处理的,就是自己与农业的关系;在工业内部的机械、发电、纺织、化工等的各个部门,首先要正确处理的,就是自己与煤炭、钢铁等重点工业的关系。在钢铁工业内部,一般企业首先要正确处理的,就是自己与重点企业的关系。重点的成败决定着全局的命运。正确处理一般与重点的关系,就是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为重点就是为全局。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这是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正确处理一般与重点的关系,就是自觉地将重点需要摆在第一位,积极地支援它。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点,各个部门必须积极支援农业。在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和交通运输是重点。在钢铁和煤炭生产中,重点钢铁企业和重点煤矿是重点。在交通运输中,铁路和轮船是重点。力争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钢铁、煤和跟它们有直接的密切关系的交通运输计划,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年底以前十多天中,有煤、铁外调任务的地方和企业,要再接再厉,把支援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红旗高高地举起来,力争提前和超额完成煤、铁外调计划。要继续发扬先外后内、先重点后一般的全国一盘棋精神,给钢铁厂、铁路、轮船和发电厂,调更多的煤!给重点炼钢企业调更多的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