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比翼高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2-14
第8版()
专栏:

比翼高飞
刘茂恩
站在河堤的大坝上,可以看到那三吨转炉炼钢车间的厂房,那顶天立地的化铁炉烟囱,正浓烟滚滚,厂房上空飘着一面红旗。在三号转炉的东边,是一号转炉,它们是竞赛对手。在最近的大竞赛中,三号转炉接连四次得了红旗。
三号炉长高鸣,这天正摊轮休,独个儿在宿舍里看《炼钢学》。忽然他想起今天是一号炉和三号炉评比的日子。他想:年内保住红旗,十拿九稳了,明年么,也不成问题。嘿!咱三号炉不在全厂挂帅那才怪哩。正当他想得高兴,房门开了,闯进一个人来。
“炉长,炉长!一号炉采用新技术,咱们的红旗,唉!咱们的红旗……”
高鸣一看闯进来的看火工蔡利和的紧张劲,就知道大事不好,于是赶忙问道:“到底发生了啥事?”
“唉!今天评比,红旗评给一号炉啦。”
这消息,使高鸣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他想:咱接连保住全厂的标兵炉,这下完啦。但他又想:三天一评比,时间短,不能作数,到月底一评总,我们会赶过他们的。
“小蔡,走,看看他们采用的啥技术,指标完成多少。”他们边说边往车间办公室走去。
高鸣一进办公室,看完评比材料,摇摇头说:“这不作数,不作数,到月底看评总那才服人。”
坐在一旁的黄书记从椅子上站起来,拍拍他的肩膀说:“怎么,不服气,仔细想过了没有?要冷静分析下两个小组这三天的生产情况嘛。一号转炉夺得红旗不是偶然的,这三天他们产量一天比一天高,应该好好学习人家的长处。”说到这里,黄书记的脸色渐渐严肃起来:“高鸣,我看你的情绪不大对头啊,竞赛嘛,是为了共同提高,要是锦标主义,那就大错特错了。俗语说: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有什么思想就产生什么行动。我看你们小组,尤其是你自己,虽然生产上有了些成就,但是,骄傲自满的苗头露出来了。”电话铃响了。黄书记接过电话,又平和地对高鸣说:“回去吧,在小组里跟大伙开个会,检查下原因,把红旗夺回来。”
高鸣回到宿舍,想了许久,“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总在他脑子里转。最后他下定决心向一号炉学习,他按照黄书记的话召开了生产小组会。
小组会开始了,不知是谁说了句:“一号炉真行啊,不声不响赶上了我们。”这时,看火工蔡利和说:“光说人家提高得快,就不检查检查为什么我们产量提高得慢!”你一言,我一语,小组会开得很热烈。最后大家找到了产量提高得慢的主要原因是:满足于现状,没有采取新技术,生产组织不当,吹炼时间长等。高鸣说:“咱们立即行动,派人去向一号炉学习。”
会散了,他们扛着贺信,敲着锣鼓,向一号炉祝贺。一号炉炉长马强一见这番情景,激动地握着高鸣的手说:“老高,我们产量刚刚赶上你们,还没来得及总结经验哩……”高鸣热情地说:“我们要认真向你们学习。”他们俩戴起看火镜,全神贯注观看炉内翻腾的钢浪,马强指挥着摇炉工校正角度,接着他说:“我们组要不是搞快速吹炼和快速扒渣,嗨,要想赶上你们还不行啊!对啦,老高你们来得太好啦,咱正打算下班后向你们交流这个经验哩。”马强详详细细介绍着他们的经验,高鸣和他的伙伴们都聚在炉前,一面静听,一面在本子上记着笔记。
这时,一号炉该扒渣啦,马强迅速地跳进一丈多深的渣坑里去。
出渣,这是一项艰苦的重活,红通通的钢渣刚刚出来,像是一座爆发的火焰山,那一股热浪逼得你不能近前,满坑里都充塞着石灰、沥青和烟雾,人下去两、三分钟,厚厚的工作服就被烤得像烙铁,弥漫的烟雾,呛得你透不过气来。但是,马强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带头跳下去,炉前工们也一个个争着往下跳,七、八分钟内渣就出清了。三号炉长高鸣站在一旁,目不转瞬地看他们操作,马强身先士卒的精神使他感动,他自己平时就没有做到这一点。出一炉渣缩短四分钟,一班八小时下来,说少的也要多出一至两炉钢!对,这得好好向人家学习啊。
马强跳出渣坑,一边揩拭着汗水,一边对高鸣说:“老高,刚才就是我介绍的快速扒渣,你看……”马强的话只说了一半,突然炉前工紧张地报告说:“马炉长,你看,坏啦,风眼只剩下三个指头那么多了,眼看再炼一炉就不行啦,怎能完成十五炉的指标呀!”
这一嚷,炉前工们都聚集起来,大伙提出一定要使死炉变活炉,不炼出二十炉钢决不放手。突然,又有人说:“风眼快没有了!”大家都紧张起来。马强马上检查了风眼说:“风眼坏得很厉害,吹下去是不行的。”正当这紧急关头,高鸣狠命地盯着两排剩下来的风眼,说了声:“不,一定要吹下去!”
在炼钢车间里,谁都知道,高鸣是有名的“修炉神手”。他说有办法,一定能行。高鸣抢着去修风眼。手里的铁钎烧红了,他仍然紧咬着牙,在抢救风眼……
十分钟后,高鸣从炉上下来,一挥手说:“行啦”!
“送风!”马强大声地向风机房喊着。这时,鼓风机又发出惯常的轰鸣声。两个炉长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