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从“老子英雄”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2-21
第8版()
专栏:

从“老子英雄”说起
唐小丁
看了《人民日报》上《赵晋科鼓励儿子务农》的报道(11月14日)和《不重金银重耕耘》一文(11月28日),我还想说几句。
共产党员赵晋科把儿子的名字由贵金、贵银改为赵耕、赵耘,劝儿子务农,对儿子说:“可不能忘了劳动啊!”“年青人应该吃点苦,锻炼锻炼。”做得好!这种教育方法是完全正确的。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是可能的,但也不尽然。如像赵晋科同志那样以革命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影响儿子,教育儿子,才有促使儿子成为“好汉”的可能。如果对儿子放任和溺爱,儿子也可能学坏样,受到坏的影响。
我们的国家里,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先进的社会制度,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校,这一切,都使我们年青的一代生活在最幸福的环境里,获得比旧社会高超上千百倍的良好的教育。但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无论在过去、现在、将来总是占着一定的重要地位。
孩子长到十多岁,如果不自己动手扫地,不洗衣服,钮扣掉了也不会使针用线;这就反映了做父母的没有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孩子如果受了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思想的侵蚀,做父母的却漫不经心;这不能不说是对新的一代不负责任。
列宁说过,旧社会里教养出来的人,可以说“从吃奶的时候起”就染上了剥削者和一切利己主义者的心理、习惯和观点。在我们的新社会里,也必须从吃奶的时候起,就培养青少年成为真正能够继承革命事业、体现革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的后代,使他们热爱劳动,勤俭,有集体主义思想,是非和爱憎分明,懂得旧社会的痛苦和新社会的幸福,有共产主义的高尚理想。
思想阵地是没有空白的。我们国内的阶级还没有完全消灭,资产阶级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还存在,资产阶级法权的残余还存在,旧社会的传统偏见和习惯势力还存在。青少年好比幼苗,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灿烂的阳光,有厚沃的土地,如果没有很好的各个方面的栽培,也会使幼苗弯曲地生长。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青少年的栽培者,除了社会、学校外,家庭也要细心地不懈地培植他们。我们需要“老子英雄儿好汉”,希望一代强过一代,是因为我们决不忘记革命的过去,又展望共产主义的未来。
尽到对孩子的责任!把孩子教养得更好,使他们成长为挺直的、参天的大树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