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长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2-23
第8版()
专栏:

长亭
杜若湘
富春江渡口有个长亭。在江南,这种长亭是常见的,它能给行路人带来一阵亲切的温暖。
正是晌午时分,行人并不多。一位老婆婆,大约从城里看女儿回来,不住地端详着带回来的一双新布鞋;两个青年人,差不多的装束,灰布裤子,上面却穿着白衬衫,衬衫口袋被小本子鼓得满满的,身后都背把雨伞,大约是在公社里刚开完会赶回大队去。
然而渡船还没有过来。
长亭里的人被一阵说笑声吸引住了。抬头一看,从通到长亭来的路上,走过来一位挑着一副担子的年青妇女,她一只手扶着扁担,另一只手不停地指划。担子的前头是一只大藤篮,不知装着什么,还用花布遮住一半;后头是一只行李卷和一只网袋。她边走边说着话,又不住地笑着。
“到了,快到了!……哦,你看,你快看呀,咱们回到家罗!……”
那清脆的口音和爽朗的笑声,就像来了一大伙人,可是路上却只有她一个。周围连一个人影也不见。
说话之间,她走进长亭,放下担子,用脖子上的手巾擦一下汗,就揭掉罩在藤篮上的花布。
长亭里的人不约而同地“哈”的一声笑起来:藤篮里坐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胖男孩。
孩子一下子被许多人注视,紧张得几乎要哭了。妈妈体会到儿子的心情,连忙把他从藤篮里抱起来,双手一使劲,举得高高的。然后,一手托着孩子,一手指着对岸:
“别哭。哎哟,哭什么呀,你真是!……一过了河,就快到家了。……你瞧,咱们家有多好啊!你这傻小子!”
说罢,她亲了一下孩子的小脸蛋。
不知是真的听懂了妈妈的话,还是被河对岸的一丛丛高大的乌桕树和河里的两只鹅吸引住,孩子果然不哭了。两只小眼,盯住了白鹅,格格地笑起来。
妈妈这才松口气。她拢了一下被风吹乱了的头发,向长亭里扫视了一下,有经验地问那两个青年:
“同志,你们是哪个大队的?”
两个青年几乎同时回答:“青山大队。”
“哈,巧极了。我就是回青山大队。”
“你是……?”
“从省里回来的。我离开家都快五年了。真是想死人,现在可好了……”
有一位青年急切地问:“你们下来几个?”
“十二。公社统一分配,三个到柳湖,六个洋桥,说那是个落后队,要加强力量。其余的都到青山。你们看,我把小家伙也带回来了。”
两个青年一时不知怎么回答,连忙笑着说:“欢迎,欢迎!”
年青的妈妈更乐了,又亲了孩子一下,指着说:“你瞧,叔叔来欢迎咱们啦!……哦,哦,叔叔来欢迎咱们罗!”
有一个青年终于把这位新来的社员认出来了。
“你是黄珍姐吧?我越看越像,想了半天。”
被唤作黄珍姐的人笑了起来,还没等她反问,另一个青年就接着说:“是呀,黄珍同志。你打上回调到杭州去工作,一直没有回来过吧?”
这时候,渡船靠岸了。长亭里的人一面说笑着,一面站起来走向渡口。
“来,孩子给我们抱吧,挑着多累。”两个青年人中的一个抢着说,顺手从黄珍手里接过孩子。另一个青年就忙着搀那位老婆婆走上跳板。
渡船载着一船人,一船笑语,缓缓地划到河心。那三位青山人的说笑声,在河面上轻盈地传开,那么亲切,又那么动人。那位女同志不住地问这问那,仿佛一下子要把全大队的人、全大队的事都问完,再也顾不上哄孩子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