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改革耕作制度,更多增产粮食 水吉大队改变耕作制度情况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2-24
第3版()
专栏:

改革耕作制度,更多增产粮食
水吉大队改变耕作制度情况的调查
本报记者
福建建阳县水吉公社水吉大队,几年来,积极改变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使粮食总产量显著增加。今年全队复种指数已提高到220%,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加4.7%。
下面是我们对水吉大队改革耕作制度情况的调查。
(一)
水吉大队地处闽北半山区。全队有粮田面积五千多亩,其中平洋田占50%,半山垅田占30%,山垅田占20%,历来除小部分粮田实行一年三熟外,其它绝大部分田地都是种植一年一熟的单季稻。1954年后,大力改变耕作制度,逐步扩大稻、豆、麦一年三熟的轮作制和一年二熟的双季稻,全队复种指数逐年提高。据调查,以1953年粮食面积基数为一百,1954年初级社时,复种指数为103%;1956年高级社时复种指数已提高到166%;1958年公社化后又提高到211%;现在复种指数提高到220%。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后,粮食总产量由1954年的一百八十八万多斤增加到今年的三百四十多万斤,增长80.4%。从1955年到1960年,六年来每年平均增长13.4%;以1957、1958年增长幅度最大,1957年增长20%,1958年增长15.4%;近两年因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增产幅度较小,1959年增长5.8%,今年增长4.7%。由于粮食连年增加,这个一贯缺粮队已变为余粮队,从1957年开始不但不要统销几十万斤粮食,还有余粮卖给国家。
(二)
从这个生产队目前耕作制度来看,主要有三种:一是一年一熟制(单季晚稻);一是一年二熟制(双季连作、间作稻);一是一年三熟制(稻一豆一麦轮作)。从今年所种植的五千多亩粮田来看,其中一年一熟的占总耕地面积的16.3%;一年二熟的占47.7%;一年三熟的占36%。这三种不同耕作制度今年实际花工绝对数比较:一年三熟制的每亩平均花工三十四个;一年二熟制的每亩平均花工二十五个;一年一熟制的每亩平均花工十三个半。从实际所付出的成本绝对数作比较:一年三熟制,每亩平均成本十五元五角;一年二熟制,每亩平均成本七元一角;一年一熟制,每亩平均成本三元二角。从这三种不同耕作制度实际收获的粮食产量绝对数作比较:一年三熟制每亩平均产量为八百六十五斤;一年二熟制平均亩产为五百四十二斤;一年一熟制平均亩产为三百三十斤。再从三者产值作比较:一年三熟的平均每亩产值为六十八元五角,一年二熟的产值为三十二元五角,一年一熟的产值为十九元五角。
以上各项调查表明,花工大、投资多、增产多的要算一年二熟和一年三熟,这样只要花相当于一季的劳力和成本,就可以在同样的耕地上增加近一倍的粮食产量与产值,实际上等于把原有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一倍到二倍。水吉生产大队推行一年二熟和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后,花工虽多,投资虽大,却有效地发挥了现有土地潜力,收到了高速度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效果。
(三)
从水吉生产大队的经验看,要使改变耕作制度获得成功,必须解决一系列关键性问题:
第一是土地问题:水吉大队自然条件一般较好,原有五千多亩粮田中有50%是平洋田,还有50%是砂质土、粘质土和深底烂泥田、浅底烂泥田。这些田要实行单季改双季,必须很好改良土壤。据调查,这个队第三小队郭坑垅一片二十八亩浅底烂泥山垅田,在1957、1958两年,一熟改二熟都遭到失败。1959年干部与社员决心在这片山垅田进行改良土壤的试验,采取开沟排水、施用热性肥料、增加日照等措施,结果二熟都得到丰收,亩产达四百八十五斤,比1958年多收了一百三十五斤,比邻近一片未改造的三十二亩浅底烂泥田增产一倍。今年,普遍推广第三小队改造烂泥田经验后,全队四百二十亩浅底烂泥田改一熟为二熟,普遍获得丰收。这说明只要因地制宜地改良土壤条件,部分浅底烂泥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可能的。
第二,关于季节问题:水吉大队地处半山区,冬季霜期较长,经常遭受寒潮袭击。一熟改二熟后,如果第一熟不能在“清明”前完成插秧,就势必影响后作产量。如何适时早种,以延长第一熟生长期,又不影响连作稻插秧,就成为改革耕作制度能否增产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争取二熟同时丰收,干部和社员不断摸索自然规律。1959年采取不同季节插秧试验:一是“清明”前插秧的八亩,第一季采用“陆财号”种,第二季采用“乌梨”种,结果第一季每亩平均收三百斤,第二季连作晚稻收三百五十斤;一是在“立夏”插秧的四百亩,土质品种相同,结果第一季每亩平均收二百三十斤,第二季亩产二百五十斤。通过试验证明,适当提早季节播种插秧,是解决早季适时收割和晚季提早插秧矛盾的有效办法。为了解决提早插秧容易遇上低温遭受烂秧,社员创造了平原育秧、山地插秧与旱秧寄秧等多种办法。全队因地制宜地推广适时早插经验后,季节矛盾得到很好解决。
第三是劳力问题:改革耕作制度后,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适时早播早插以及提高耕作质量等,劳力矛盾特别是季节性的劳力矛盾更为突出。据调查,该队全年需要七万八千多个劳动日,其中投入春收春种的共需二万四千多个劳动日,占总劳动日的30.5%;夏收夏种共需二万八千多个劳动日,占38%;秋收秋种共需二万五千多个劳动日,占31.5%。其中以夏收夏种阶段劳力最紧张。如何保证收种两不误是极为重要的。解决这一矛盾,除保证劳动力高度集中,切实加强劳力科学安排,以及推广新式农具,以不断提高工效外,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实行作物品种的搭配。这个队早稻分别选用了“南特号”、“陆财号”、“大寨早”、“小寨早”、“万利籼”、“广场十三号”,晚稻选用了“乌梨”、“青秆子”、“糯谷”等不同品种后,做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保证了收割有先有后,有早有晚,有效地克服了收割挤在一块的忙闲不均现象。
(四)
水吉生产大队改变耕作制度,已经取得显著效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这是耕作制度的大革命,群众尚未完全习惯,加上部分干部和群众商量不够,不具体分析条件,使一些土地等自然条件较差的不应当改的土地也改了,结果两季收成不顶一季。据调查,全大队一熟改二熟的二千四百亩土地中,有二百二十三亩改制后每亩平均产量二百斤,比原一熟产量低一百斤。目前,他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力争明年把这项工作搞得更好。(附图表)
1960年三种不同耕作制度花工、成本、产量、产值比较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