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汪培松爱上了大茅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2-25
第7版()
专栏:

汪培松爱上了大茅山
在大茅山的万寿山综合垦殖场,一提起汪培松,人人都称他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庄稼汉,但谁也没有想到三年前他却是一个没有参加过体力劳动的营业员。
1957年当他下放到万寿山的时候,正是繁忙的早稻插秧时节。第一次赤脚下田,泥滑如油,他摔了不少跤,秧苗也插不落根,但他还是坚持着干,学习着干。一连几天的劳动,他觉得浑身酸痛。能不能坚持下去呢?汪培松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心想:劳动就是锻炼,困难就是考验,现在正是考验自己的时候,于是他仍然坚持劳动。经过五、六天的劳动,困难向他屈服了,就这样他闯过了劳动关。
半年过去了,汪培松变得愈来愈坚强,思想感情也起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他更加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生产了。于是他把爱人也接来在这山村里安家落户了。
由于汪培松上山后思想感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劳动生产劲头就更大了。1958年,山区一百四十天不下雨,他带动全场职工日夜车水抗旱。水车全是用脚踏的,他踏不来,但他还是坚持。他的英勇行为,深深感动了大家。在他的带动下,人们夜以继日地战斗了八十多天,终于战胜了旱魔,使二百七十多亩早稻获得了丰收。
养猪,在过去的汪培松看来,是一个肮脏没出息的活儿。可是在现在的汪培松看来,却是个平凡而又崇高的职业。去年全场大力发展养猪事业,他又响应了场党委的号召,投身到养猪事业中去。场党委派他到畜牧场当场长。他实际上既当了场长,又当了饲养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