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三类食堂升级了——记种西生产队党支部副书记窦学凤办好食堂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2-26
第2版()
专栏:河北通讯

三类食堂升级了
——记种西生产队党支部副书记窦学凤办好食堂的事迹
宝坻县委通讯组 河北日报记者
窦学凤,原是河北宝坻县大口屯公社种田营管理区的妇联主任,公社党委会委员。今年9月下放到种西生产队当支部副书记。临到种西生产队的时候,公社和管理区书记对她说:“种西是生产上的落后队,食堂也是三类食堂。改变三类食堂的面貌,是改变生产面貌的关键。你应当依靠支部和群众,首先把食堂搞好。”她牢牢记住这些话,下去以后就一心办好食堂,亲自当食堂管理员,事事听党的话,听群众的话,深入地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时间不长,食堂大有起色,全队的生产面貌也改观了。前些天,公社进行生产评比,种西生产队第一次以最好的成绩赶过了辛开口管理区的红旗队卷子生产队。
深入群众了解要求
种西村共有五个生产小队,9月份以前只办着三个食堂,最大的一个一百多户,将近六百口人吃饭。社员居住比较分散,食堂大了来去耽误生产,也很不方便。窦学凤一面在支部会上反映以小队为单位办食堂的意见,一面到群众中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工作。
学凤到第三食堂同炊事员一起去做饭。这个食堂的炊事员们和在这个食堂吃饭的社员也认为食堂范围适当缩小比较方便。小队干部们也说:以小队为单位建立食堂,既方便社员,又有利生产,对搞好食堂家底、执行超产奖励等政策好处很多。学凤向支部汇报了这些情况,介绍了按小队办食堂的好处,经过讨论,支部委员都同意这个意见。支部又把这事提出来和小队干部、社员商量,都同意这样做。并且讨论确定了小队办食堂的几项办法。
大家的生活大家管
食堂按小队范围开伙以后,窦学凤经过支部批准,到第三小队食堂当管理员,并搬到食堂里去住。
到食堂以后,她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计划用粮、节约用粮、以人定量、凭票吃饭、节约归己的政策贯彻得不深不透。虽然食堂也有用粮计划,也订了消费指标,只是由小队干部和食堂管理人员掌握着,社员不知道个人的定量。学凤为这事曾问过小队干部和食堂管理员。他们说是怕群众自己掌握不好,容易浪费,影响节约用粮。学凤向他们做了耐心的解释,告诉他们要想过好日子,只有依靠和发动群众才行。经过和小队干部商量,召开了社员大会,把小队的粮食家底交给群众,组织群众讨论,制订了全年和分段用粮计划。并且按照定量发给社员粮票,明确了节约归己的办法。社员们非常满意,都说:“大家的生活大家管,保准日子过得更好”。
群众发动起来了,当前干部的责任是如何依靠群众把食堂办好。学凤把注意力首先集中在研究吃好甘薯的问题上。今年这个队收获甘薯很多,群众过去习惯是煮着吃,这种吃法常吃就不受欢迎。支部决定推广鲜薯制淀粉的经验。鲜薯制淀粉,需要水磨和畜力。种西生产队只有两盘水磨,当时农活又忙,抽不出牲口来。学凤为了突破吃好甘薯这个关键,跑到家里和父亲边研究边做,把一块铁片用钉子钉了眼,做成擦子,用来擦甘薯,很快就搞出了淀粉。但是淀粉出得少,学凤又找社员商量。社员们说毛病是擦的粗,钉眼再小点,把甘薯擦成粉末,出淀粉量一定会增加。她按照社员的意见再次试验,效果良好。党支部书记李永圣、副支书李德海同她一齐动手,制成了十六把人工擦薯器。第二天就投入了生产,掀起群众性的用鲜薯制淀粉的活动。把甘薯做成淀粉,能做多种食品,社员非常满意。
一定让群众满意
从这件事,学凤摸出了一条道理:饭是做给群众吃的,群众满意是搞好食堂的标准;也只有依靠群众,才能真正办好食堂。从此,学凤更深入细致地征求社员的意见。有的社员说:“过去是炊事员做啥社员吃啥,以后是不是也可以按照社员想吃啥炊事员就做啥呢?”学凤觉得这是应该做到,也多半是可能做到的事情。她一面根据群众提出的办法,食堂做出了懒豆腐、千层糕等十几种主副食,并且订出饭单,搭配成套;一面和炊事员研究做饭方法,怎样才能做到吃省吃好,还讲究营养。她想起了一句老话:“吃饭先喝汤,老来无有伤。”就和炊事员商量,做到每顿饭都有干有稀,并研究出十多种汤,经常变样。社员李德松说:“顿顿有汤,吃得又饱又舒服,我的胃病不再犯啦。”
帮助不会过日子的人
食堂办好了,由三类变成了一类,社员们吃得又省又好,80%多的户有了储备粮。喜得老社员吴长山给闺女捎信,说食堂变了样,叫闺女回娘家来看看。郝福元家老太太指着自己节省下来的粮食,对学凤说:“咱村的食堂可办好了,社员们都夸你是个好支书呢!”
一天傍黑,杨老太太告诉学凤:她的孙媳王桂芬不会过日子,吃上顿不顾下顿。这时,学凤想起了管理区党总支书记的话:“管生活绝不能满足于大多数,即使99%的人满意了,有一个人的生活有问题,也要认真解决。”她赶忙到几个有问题的户去访问,晚上把情况向支部作了汇报。党支部经过研究,决定要做好“百分之一”的人的工作。支部会上把全村的情况逐户进行了分析排队,由党员干部分包各户。学凤包了两户,其中有不会过日子的王桂芬。她到王桂芬家里,耐心地讲了很多道理,还帮助她订了节约用粮的计划。王桂芬听学凤的话句句在理,又见她对自己这么关心,很受感动,从此精打细算过日子。
件件事情都有“底”
学凤还善于从细小的事情上发现问题。一天,学凤发现灰堆里冒出缕缕细烟,她想:“怎么回事?”她赶快蹲在灶旁烧火,边烧边看,原来是柴火没有烧透。她算了算:照这样烧法,一天要烧一百捆玉米秸,今后烧柴岂不发生困难?老贫农社员关长友也对学凤说:“粮柴菜缺一样也不行,过大日子可得心里有底啊!”学凤听了这话,心想:“柴禾、菜和粮食一样,也得算了烧。”于是学凤组织各小队各食堂清底算账,把旧式灶改为梅花灶、吸风灶,还向炊事员进行节约烧柴的教育。这样,三小队食堂烧柴比原来节省了一半多。各小队还做出先烧碎柴后烧整柴、烧大火用啥柴、烧细火用啥柴的计划。
窦学凤摸清了家底,天天秤杆不离手,粮柴菜一月一清底,天天有计划,月月有余,食堂越办越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