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林区的大革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03
第3版()
专栏:

林区的大革新
陈之衍
每年,当大小兴安岭银装素裹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农民,就赶着成千上万的“马套子”,沿着冰雪严封的山道,向莽莽的林区出发。
这种传统性的集运木材的方法,已经继续了很多很多年了。
可是,这一个冬天变了。来自黑龙江和内蒙古的消息告诉我们:“马套子”基本上不再上山了。
“马套子”为何不上山?因为有更简便、更有效的集材方法代替了这种既费畜力又费人力的方法。林区的一项大革新成功了。可是,“马套子”不上山,并不是说到就能办到的。一来我们还不可能马上用大量的现代化的集材设备来替换“马套子”,二来林区中高山陡坡、冰雪严寒,条件十分不利。
但是,不利之处也能成为胜利的发源地。高山陡坡,冰雪严寒,并不总是对人们不利的。问题在于人们会不会利用它们。黑龙江和内蒙古的林业职工,非常明了这个道理,并且学会了利用它们,结果冰、雪、水、土、木、坡都为人服务了,出现了一条条槽道、滑道、轨道、索道,造成了几十种成套成网的新工具,用不着“马套子”再上山了。
事物能向它的反面转化。但是人要主动地去利用它。比如高山陡坡、冰雪严寒,并不会自动地为林业工人效劳。需要有一种促进转化的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已经找到了,这就是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对于北方林区来说,“马套子”不再上山,是一件大事。但是,这种生产方法改变的影响,却不止于林业生产。由于采用新方法而节约出来的几万来自农村的人力和畜力,可以加强到农业生产上去了。大跃进以来,木材生产和农业生产之间的一个矛盾基本上解决了。
由此,我们又得到一个启示:为了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困难,各个工业生产部门在新的一年中都要更积极地支援农业,都要在生产实践中体现出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具体措施之一是要继续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提高劳动生产率,把节约出的人力、物力,尽可能地输送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这一点,对于那些和农业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地方工业,尤其重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