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第三次的幸福高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03
第8版()
专栏:

第三次的幸福高潮
金为华
杨志华走上大路,雪花就纷纷飘落起来。走得热了,索性脱下帽子,让雪花在额上溶化,凉凉的怪舒服。雪花越飞越大,他的步子也越迈越大。因为雪花引起的回忆,使他无声地笑了起来。
难道这是巧合吗?杨志华摸着背包和兜里的小本子,低声地说:“雪花成了我的幸福的见证人了。”
那个背包是一种常见的小挎包。杨华志在1950年初中毕业的那一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后,这个小小的挎包就跟着他了。包的正中间有一个补钉。那是1951年的冬天,在争夺一个无名高地的战斗中留下的。这次战斗中,杨志华跟着连长打退了敌人六次冲锋,激战五小时,全歼敌人二个连。战斗结束以后,杨志华发现背包被打了一个洞,里面满装的炒面都“开了小差”。
那个小本子,更是普通的东西。蓝色的硬纸壳封面,因为常翻,已经卷了边儿。翻开本子,第一页上写着:“奖给钢铁战线上的优秀战士。”下面盖的县委机关炼铁厂的印。
1958年,县委机关炼铁厂的厂长是县委李平书记兼的,这个普通的本子,就是李平亲手奖给他的。
这两样东西,不是注定要和雪花发生关系的。但是,杨志华第一天挎上小背包出国的时候,正是祖国的漫天风雪相送,朝鲜的漫天风雪相迎的一个深夜。而他担任炼铁小高炉的炉长,流出第一炉铁水的时候,恰又是在一个漫天风雪的清晨。如今,又是在一个满天雪花飞舞的时刻,背着小背包踏上了新的征途,他就再也压抑不住幸福的联想了。
从1956年转业到县委机关工作后,那背包再也没装过饭食了。现在,里面装的全是报上有关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文章。其中还有几首有关的歌曲和几幅木刻呢。
那个小小的本子,已经写了一大半了。里面记的完全是毛主席的话。绝大多数是从毛主席著作中摘抄的,有的则是从有关描述毛主席的革命回忆录中摘下或从领导同志的口中听到后记下的。有几十句,下面还画上了重重的红杠子。
“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一边走,他就背诵起这段话来。一些雪花亲热地落到他的脖子里,慢慢地溶化了,他一点也不觉得。
一辆公共汽车从他身边驶过。路上,留下了两道好看的胶轮印子。他望着远去的汽车,心里想:车里一定有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的同志。因为他的经历就是这样告诉他的:1950年,当他申请参加志愿军的时候,大路上、小路上、学校里、工厂里、农村中、坐车的、坐船的,到处都是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同志。1958年,当他参加炼钢大军的时候,大路上、小路上、原野上、市郊中、农村里、大山上,处处又都是为大炼钢铁而战斗的人们。
现在,党号召“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料想会像前两次一样有千军万马奔赴农村。他特别为“大办”两字感到鼓舞。在他短短的斗争经历中,他感到这是第三次幸福的高潮了。他对幸福的理解是:凡是能在党的号召面前,特别是在党说大办什么的时候,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同志,上车走吧!”
他想得太专心了,连旁边赶上来一辆马车都没有看到。听到好意的邀请,他双脚跳跳,抖抖身上的雪花,说:“谢谢,同志,我上东方红人民公社,翻两个山就到了。”
“哎,不是小杨吗?快上车来。”
赶车的原来是县委的李平书记。李平是这一次县委机关下放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首批战士中的第一名。
马车停下来。两双大手帮助他取下背包,扶他上了车。
原来车上还有一个同志。杨志华一上车,那个同志就透过雪花,直瞅着他。忽然间,那同志开口了:“你……不是‘饭包小杨’吗?”
“你……?”“饭包小杨”——好亲切的称呼啊!难道是……。
“忘了?吴国杰!”
接着,两双暖和和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了。
吴国杰——就是那一次无名高地的争夺战中带领全连战士压倒敌人的吴连长啊!
“连长,你也下来了?”杨志华的意思是说他也转业了。
“不是下来了,小杨。是和你们一起,上来了。”吴国杰把杨志华的手攥得更紧了。
“小杨,吴国杰同志现在是我们县驻军的首长。”
李平没说完,吴国杰接着说:“部队的同志也要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立功,我今天到公社党委来请示工作,正好,路上就碰到了李书记送粪的马车。”
杨志华紧紧地靠在他们中间。那股幸福的暖流一直冲激着他。真是有千言万语要向自己的两位老首长倾诉。这时候,只听得李书记?喝了一声“驾——”。他轻鞭长扬,马车就像长了翅膀,伴着纷飞的雪花,飞上了前面的一座山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