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渭水朝霞——记韩志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05
第8版()
专栏:

在祖国的无边土地上,在那最广阔的天地里,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爱劳动、有文化的青年一代,正在茁壮地成长。他们为人民公社画了无数新画图,为山河大地绣了无数鲜花。
这里介绍的,只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渭水朝霞
——记韩志刚
秦犁
1957年夏天,渭水平原上麦子熟了的时候,韩志刚从兴平县的兴平中学毕业了。
一个贫农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个高中毕业生,这在韩志刚的家庭和邻里中间,该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啊!怎样去珍视和运用这一个人材呢?北马村的党支部书记杨文忠老早就拿定了主意,他三番五次地向县文教科要求把志刚留在农村里工作。韩志刚的妈妈董玉惠也这么想:“是庄稼总要长在土地里,志刚长大了还是应该为办农业出点力!”就在这个时候,党发出了一个号召,鼓励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做新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
那些天,兴平中学的校园里像是一锅煮开了的水沸腾着,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兴奋地谈论着党的号召、谈论着个人的理想。
“志刚,我们一起升大学吧,学理工!”
“你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考大学,还怕考不上吗?”
许多要好的同学都在为韩志刚谋划着一个美好的前程。然而,韩志刚自己懂得前进的路子怎么走。他有过许许多多的幻想,但是想来想去,脑子里总是先浮起一幅建设家乡的画图。
那一天,韩志刚到车站上欢送去西安投考大学的同学们。他心里为升学的伙伴们高兴,也为自己将要成为新型的农民感到自豪。
“志刚,你真的决定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了吗?”王校长带着半信半疑的口吻问韩志刚。
“校长,当然是真的决定了。”
“好吧!你再想想,晚上我们好好地谈谈心……”
可是,晚上王校长并没有找韩志刚谈话。这一夜,韩志刚睡得多么不宁静!王校长说找谈话,又不谈,是不是改变了主意,不让去农村了呢?第二天一早,他跑去问王校长,王校长笑着说:“志刚,我是故意留你再仔细地想一夜的。如果你觉得还是考学校好的话,现在还来得及……”韩志刚回答道:“怎么,校长,您教育了我这么多年了,难道还信不过我?……”
韩志刚走出学校大门,到街上买了顶草帽和两双草鞋,又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本农业技术书籍,背着行李就奔向家乡来了。
8月的天气还很热,他的心里更热呼呼地翻腾着喜悦的浪花。多么高兴啊,自己是让家乡的泥土和山水培育大的,如今又回到它的身边,就要和家乡的亲人们相见了,该有多少心里的话要跟乡亲们说啊!
村头的几棵高大的杨树就在眼前了。地边上乡亲们正干活儿,他老远就亲热地爷、叔地喊着。人们惊喜地望着这个年轻的娃,高声回答他“志刚回来了呀!好哇,不走了吧。”志刚向大家扬起手中的草鞋,说:“不走了。”支部书记一见他就乐得闭不上嘴,握住了他的手便一直没有松开。妈妈是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她跟在儿子身后仔细地端详着,好像要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长高长大了。她心里自言自语地说:“志刚真的长大了,比他爹在世时还要高呢。他爹,你若是活着的话,今天看到孩子长得这么大,如今又回家来参加生产,该会多高兴呢?……。”
韩志刚回来的消息像风一样地在村里传开了,老汉们和志刚的年轻的朋友们都跑来看他。夜里,几个少年时代的伙伴挤坐在土炕上,围着一盏小油灯便海阔天空地谈起来了。有个叫郝忠勇的青年人,和韩志刚是同年,高小毕业以后就没再升学,如今在生产小队当队长。他说:“志刚,你回来得好。原来我也有点不安心农村生产了,你这一回来,就把我们这帮年轻人稳住了,我是不再想往外跑了。志刚,你文化高,咱们合在一起好好地干吧!”
韩志刚说:“忠勇,对呀!咱们下个决心,好好建设咱们的家乡吧!你我自小在一起长大,一起入团,现在又都是党员,应该响应党的号召,给大家作出个样子来。还有你们几个兄弟……”说着,他又转向另外几个小伙子:
“你们也才离开学校不久么,我们都是好同学,好弟兄,不要再三心二意了!我刚回来,生产上什么都不懂,你们都得帮助我,我可认你们作老师啦!”说着他拍拍身旁一位青年的肩膀,大家抬头望望他,年轻人一块儿痛快地笑了起来。
第二天一清早,他就推上车子和社员们一起给秋田上粪去了。不久兴平、咸阳两县的排洪渠动工,韩志刚抢着去了。在那里开渠,的确不比一般的田间劳动,要整天站在没腰的水里,还要把淤泥撩到一丈多高的渠岸上,这对一直在学校读书的韩志刚来说不能不是一个考验。一天天过去了,渠越挖越深,工程越来越艰巨,他腰酸腿疼,浑身发冷,几次想上岸来,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共产党员,决不能给党丢脸,决不能给所有参加农业生产的知识青年丢脸,他坚持下来了。
排洪渠完工了,兴平、咸阳两县的几千亩土地的田间渠水哗哗地向东流去。韩志刚举着优胜奖旗回到了北马生产队。人们纷纷议论着:“行啊,这小伙子够样!”“志刚这娃有出息,真是党培养出来的好娃娃!”
从排洪渠工地回来不久,社员就选韩志刚当了生产队小队长。这时候,正好碰上秋收时节,活路又多又杂,先收啥,后收啥,心里底不多;上百个男女劳力要安排好;饲养员又要料又要草,真是千头万绪,无从着手。有一天,他带领社员去收玉米,到了地头一看,玉米还没熟,有个爱说闲话的社员说,这是瞎子挟着个毯,胡扑呢!他听了羞愧地把社员们领开了。对农业生产不熟悉,像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他甚至怀疑起自己是否可以继续当小队长了。但是,一个共产党员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吗?找党去!支部书记回答他的话却非常简炼、明确:“搞革命就是和困难打交道,工作中的每一个胜利都是和困难斗争得来的。你不懂庄稼活,可以找老农去请教呀!”从此,他有事就去请教老农,吃饭的时候端了碗就往老农堆里扎,许多农活都事先跟他们商量,老汉牛聚才亲手教他技术,还跟他说:“志刚,不要怕,你不懂啥由我来教,管保一年之中教会你十八般武艺。”就这样,他每天和社员们一道在地里边学边作,晚上回来又向饲养员学习牲畜饲养和管理知识。老农们看他真心诚意地学,就把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传授给他。
韩志刚的妈是一个共产党员,觉得自己更有责任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子当生产小队长,要带队上工,可是青年人起得时早时晚,她每天清早就起床,替儿子掌握着出工的时间。就是平时开会,母亲也总挨近志刚坐着,她怕儿子讲话讲得不对,好随时提醒他。有一次她跟儿子说:“下次跟群众开会分活路时可不要再说你们这一伙他们这一帮的了,你看队里上年纪的人不都是你叔你伯的老人们吗?年纪轻轻的,要尊敬点乡亲!”
1958年春,韩志刚担任了高级社主任,公社化以后,他担任了北马生产队的支部书记。一百五十多户社员生产、生活的重担,落在韩志刚的肩上。他日夜思谋着改变北马队的贫穷面貌。人们可以看到他在地里握着一把黑里带白的细土翻看着,或者可以看到他独个站在村前的水渠上出神。
1958年春节的前几天,那是一个少有的大风雪之夜。村里的人们都准备过年了,社员有的磨黄面准备蒸糕,有的准备年菜,有的在写春联……,在北马生产队的办公室里却有两个青年人围着炭炉静静地谈着。木炭烧了一炉又一炉,他们简直忘记了屋外的风雪,忘记了夜愈加深了……。这正是韩志刚和生产队大队长郝忠勇促膝谈心呢。他们谈了自己的理想,谈到如何改变家乡的面貌,韩志刚谈了他的改变北马队穷面貌的方案,他说他找出了穷的病根子是生产的粮食少,提出要改造胭脂河的盐碱地、修猪场、水力加工站、办试验站,让家乡变得更加可爱,更加美丽……
自从韩志刚回到家乡以后,三年过去了。现在,沿着长长的渠道无尽地流着的渭惠渠的流水从北马村北面的村边流过,建筑在渠道旁边的北马生产大队的水力粮食加工厂伴着哗哗的流水响着隆隆的机器声。冬日的阳光照着村子的一家家屋檐上、道旁的树干上挂满了一挂挂鲜红的辣子,从村边的空场上搭起的一排排架子上挂着一排排还没有剥下的玉米,好像一排紧挨一排的用玉米垒成的金色的高墙。地里的秋庄稼通通都收割完了。麦地里长着一片青青的麦苗。在那一片青青的麦地里,有一片进行各种试验的试验地,有大队的试验地,也有小队的试验地。试验地划分为各种试验区:有土地深翻程度不同的试验区,施肥不同试验区,播种不同试验区,灌溉不同试验区,品种试验区,刺激素试验区……每一块试验区的地头上插着一块小木牌,木牌上写着各种试验的措施。站在这一片试验地的地头上,仿佛可以看到我们的大地将要结满无穷无尽的麦穗,长出各种稀奇的绵绵不绝的种子……
为了进行农业科学的研究,韩志刚每天劳动和工作完了以后,晚上读书读到深夜。他一边阅读各种关于种子的遗传和杂交的书籍,一边向外地的农业科学家以及农业生产模范们学习,同时在地里进行实地试验。1959年春天,公社成立了个农业科学试验站,由韩志刚担任试验站的站长和党支部书记。一天晚上,韩志刚在日记上写着:“晚上独坐灯下,决定要立志做一个红色的育种专家,为党为人民选育出更多的新品种,用以代替现在缺点很多的品种,在种子革命上当一名闯将,决心要创造出早熟、抗虫、抗旱、抗涝、抗倒伏、产量高的新品种。我认为我的志愿完全可以实现,因为有党的领导,有各方面的良好的条件……”不久,他所进行的经过各种杂交试验的四十多种小麦品种都结了穗。现在,那些新品种都通通撒到了他和青年们所经营的试验地里,而且长出了一片青青的麦苗。
在北马村的南边,就是那胭脂河盐碱地,据老人们说,许多年代以前,是从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里流出来的一条胭脂河。大概是因为河里流着阿房宫的宫女们的太多的胭脂和眼泪,使河水全成了盐和碱的苦水。不知什么年代河道湮没以后,河水积在地里,使这一大片土地完全变成了没法种庄稼的盐碱地。现在,韩志刚大队的社员们重新把胭脂河的河道开出来了,盐碱水从河道里流走了,胭脂河的两岸开辟了一千五百亩肥沃的田地,其中还筑了许多片北马村过去从未有过的水稻田。胭脂河里流着的再也不是充满盐和碱的苦水。清清的流水穿过那一片丰收的田地向东流去,滔滔地赞颂着新的一代青年们的美丽理想,歌唱着人们的甜美生活。
渭水上升起了一片绚烂的朝霞,这朝霞啊,象征着韩志刚这一代的壮丽青春,也象征着人民公社无比辉煌的远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