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老装卸工的喜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09
第2版()
专栏:在技术革命的道路上

老装卸工的喜悦
汽笛一声长鸣,一列火车满载煤块驶进北京东郊机制煤厂内。司机一拉汽闸,二十辆煤车车门全都自动打开,成堆的煤从车上哗哗泻下,路基下纵横交错的电溜子和皮带输送机,自动把煤带进生产车间,进入煤球机。十五分钟以后,一颗颗煤球又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出来,装上卡车,然后送到商店去。
站在路基旁边看守输送机的装卸工人王祥,穿着棉衣服,戴着棉帽,笑容满面地对人说:
“你看我穿得够多吧!我打十七岁起当装卸工,整整干了三十五年,冬天穿着棉衣干活,这还是头一遭呢!”
说来话长,解放前这位老装卸工吃不饱,穿不暖,受尽了苦。解放后,他进了新建的机制煤球厂工作,有了党的领导和关怀,生活问题一点不愁了,就是干起活来还是离不开抬、背、扛。在最冷的“三九”天,穿着夹衣干活,还是汗流满面。因为运输效率低,一车煤连卸车带搬运,就得一个多小时,害得煤球机经常停工等料。去年厂里开展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全厂工人自己动手,修建了高站台、低货位,制造机器,并得到兄弟单位的支援,经过二十多天,基本上实现了厂内运输自动化、半自动化。
使用运输机器的第一天,王祥的大儿子、二儿子也特地从二十多里远的家里赶来瞧这希罕事儿。大家望着一车车的煤自动滑溜下来,自动进入车间,情不自禁地扔下手里的铁锹、大筐和抬杠,举起拳头高呼:“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技术革命万岁!”
(据新华社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