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渭河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09
第4版()
专栏:

渭河的变化
李双乾
还在我很小的时候,记得渭河很窄很窄,蜿蜒着向东流去。
河两岸,是广阔肥美的田地。秋天里,当玉米叶黄中泛白的时候,收获的农人们,在田间的大道小径上川流不息,昼夜地忙碌起来。人们的汗水长年地流在这里,田地,便是他们的命根子!
可是,有一年,渭河突然失去它平日安详的姿态,粗野地咆哮起来了。它发着淫威、撒开水性,狠狠地把肥美的田地,大块大块地往河里削,整片整片往它肚里装,也许头一年还是一片绿油油的田地,如今就会变成白茫茫的河水,真是“桑田沧海”了。
最初,我对渭河突如其来的事变一无所知。只记得:在河水大涨,田地向河里陷落的时候,村里人曾为“龙王爷”做过隆重而虔诚的祈祷,烧过香表、唱过戏。然而,“龙王爷”却硬着心肠,毫不理睬人们的痛苦,全村的田地被吞没,我家的地是一块也不剩了。更倒楣的是:我的两岁半的小妹妹,竟在这一年卖给别人了!为什么要卖?她自然不知道,我当时也说不清。
但,后来终于了然起来了。有一回,我偶而从大人们背地里的闲话中,才得知渭河发洪的秘密,是因为伪县长派人修了拦水坝的缘故。
伪县长为了骗取人民的钱财,搞出了“兴水利”的名堂来。拦河腰筑水坝,这我见过;因坝拦了水,冲了地,这道理我也知道。可是我不明白反动统治者,以给下游人办好事为借口,给我们带来的灾祸,却一点不理睬。这真是冒充活菩萨的瘟头神!
遇上这县长,害得人好苦啊。他派修的拦水坝,像一服健胃剂,每当秋雨后,从上游葫芦峪的雁口到下游的魏家堡水坝,渭河就舒开它庞大的肚子,承包着大量的洪水,洪水所到,秋田一光,出了门就是河,耕田的人,是看不见了。
有一年,河当中露出沙滩来,人们以为又得到生机,便在上面勤勤恳恳地点瓜种豆,播庄稼。秋天,是绿油油的一片,人们盼望着丰收。
眼看就要收成了,可是,一番雨后,不知谁在雁口处喊了声“水下来了!”只见水头白皑皑的,齐齐整整地像房檐那么高,直往下泻。滩上的人拼着命向岸边跑,要是跑的慢,就会被浪花吞掉。
就这样,人,不知道有多少送了生命,不知道又掉过多少眼泪,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快到手的秋田,变成了泡影。
1949年,正是翻天复地的时候,我的家解放了。不久,河边上来了人民的勘测队员,他们在河身上插标杆,又记录,又计算着什么,像医生一样诊断着、测摸着渭河的体温。不久,河边上便植下浓密的林带。从此以后,渭河再不能撒它的蛮横。可是,当时水滩仍是水滩,沙滩上庄稼的命运,仍操在“龙王”的手中,人们还没有去制服它。
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人们的力量更大了,渭河上修筑堤岸的工程也开工了。公社社员敲锣打鼓,彩旗缤纷,向河岸蜂拥而来。
咔嚓!一声巨响,铁锨插上了雁口。“龙王”怕是上天去了,或是钻地去了,一条河堤高原一样地从河面砌起了。河水虽然咆哮着,还卷起狂涛巨浪,汹涌澎湃,向河岸扑去,可是扑到堤腰,再也上不去,于是在堤岸击打一阵,终于驯服地顺从着堤岸,流向原来的老道去了。
河堤修起了,河水绕过了沙滩,滩上种下庄稼。在青青的新的稻秧田边,人们打破绿皮冰纹的甜瓜;新栽的柳荫下,一片欢笑,那是人们切开了碧皮红瓤的西瓜;无论早晨或傍晚,到处都会嗅到熏风送来禾苗、泥土醉人的芳香。从此以后,多年入水的田地,才打捞出来,同未被水冲的田地又连成一片。
党把渭河变成哺育两岸人民的亲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