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蓬溪普通一村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11
第4版()
专栏:四川通讯

蓬溪普通一村庄
本报记者 周祖佑 李世义
红旗公社红旗区联队的第七管理区,是四川省蓬溪县的一个普通的村庄。但是,在这个村庄里,却有70%以上的人口被评选为“五好”社员;在每五户人家里,还有一户获得了“全家红”的光荣称号。
这个管理区党支部书记陈长华一家,正是这些红色家庭中的一个典范。五十多岁的母亲陈长华获得了“植棉能手”的称号;大儿子、区联队党总支副书记钟庆植,被共青团地委评为高工效高质量运动健将;二儿子钟庆伦,是部队里的“五好”战士;大媳妇廖福贞在幼儿园工作,多次被评为标兵;小女儿钟幸生是优秀的少先队员、“五好”学生。有人作过一次统计,仅陈长华、钟庆植母子俩由于创造棉花丰产纪录等多种成就,曾经二十次出席四川省的劳模会和群英会,四次上北京。只要党发出新的号召,陈长华就立即召开家庭会,订出每个人新的行动计划。五十多岁的陈长华,经常用自己从小当童养媳,受尽地主剥削的苦难生涯,来教育儿媳们。她从未梦想到,现在自己竟能和儿子一道为人民办事,一道入党,一道被评选为模范。她说,“想想这大半辈子生活,我们可不能忘本!我们只有一条心,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其实,这不仅是陈长华一家,而且是这里千百户人家的共同意愿。
女共青团员陈荣碧,是陈长华家的邻居。丈夫在钢铁战线上工作,家里只有公婆和她三口人。她对陈长华全家忠心耿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长期以来,心里都充满羡慕和崇敬。陈荣碧暗想,有了党才有了今天的一切,共青团员就应该像陈书记他们一样地生活。她想,要是每个人都有陈长华一家为人民服务的心,还有什么事不能做到呢?一次,她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参加了陈长华的家庭会议。回到家里,把这些情况一说,五十多岁的公公、婆婆,信心甚至比她还高。他们表示态度说,只要儿媳妇肯下决心,作公婆的也定能跟上。这时,陈长华一家已订出了秋耕秋种运动中的行动计划,大儿媳廖福贞还响应号召,离开幼儿园,走上了农业第一线。陈荣碧和公婆们计议后,首先提出保证,也从幼儿园工作转入农业第一线;公公彭光齐是个犁田手,保证每天犁田超定额;当炊事员的婆婆也决心煮好饭,支援第一线。陈荣碧还连夜写信,把这计划报告丈夫,鼓励他也创造出优异成绩。在全管理区秋耕秋种动员会上,陈荣碧报告了全家的决心,并指名向廖福贞挑战,要以三个月为期,争取实现“全家红”。
从此以后,哪里困难,陈荣碧就去到哪里;什么活艰巨,她就干什么活,从不落在廖福贞后面。在参加第一线劳动的第一次评比中,陈荣碧和廖福贞同时被评为劳动标兵。播种豌豆时,为了创造高工效高质量的范例,她俩还邀集一批女青年,组成了“九女突击队”。头一天夜晚,她们就准备好种子、农具,研究出提高工效、劳逸结合的办法。第二天清晨,她们带上工具唱着歌,出工比谁也早,工效比谁也高。夜晚,她们介绍了经验,全队播种效率立即提高了将近一半。就这样,陈荣碧连续八次被评为“五好”社员和生产标兵。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公公不断突破犁田定额,并把犁田时拾得的大批红薯、棉桃交给公社,得到五次奖励;年老的婆婆也干得很出色,三次被评为模范。不到三个月,他们就获得了“全家红”的称号。
在这个普通村庄,我们听到过许多同样动人的故事。有对名叫胡海泉和郭炳福的夫妇,也订出了争取“全家红”的行动计划。丈夫胡海泉一直是个先进社员,管理区每次奖励,几乎都少不了他。郭炳福决心要学习丈夫赶丈夫。但是,9月份评比时,大家一方面肯定了她的优点,同时指出了她的缺点,没有评上“全家红”。这天夜晚,胡海泉耐心鼓励她说:“大家批评你,是为了帮助你;人往高处走,可千万不能自暴自弃。”郭炳福回答说:“就怕再努力,也是白费力气!”胡海泉笑起来说:“我们争取全家红,首先要听党的话,多为公社作点贡献,那里是只为得个好名声?”
从此夫妇俩每天夜晚都要举行个小“检查会”,互相帮助。郭炳福劳动好,还常常提出些合理化建议。去年10月份,她天天超过劳动定额,做了三十六个劳动日。她还诚心诚意地征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要求大家帮助她。在第二个月的评比会上,大家一致认为郭炳福进步快、劳动好,决定授予他们“全家红”的称号。直到现在,他们还保持着这个荣誉。这对夫妇,曾经对我们谈到自己的心愿:我们决心永不掉队,要红就要红到底!
正是由于这种共同的崇高愿望,正是在这种互相帮助、共同前进的崭新基础上,一个个团结、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在这个村庄里不断涌现出来。
陈长华、陈荣碧、胡海泉……,在我们今天的农村里,他们都是一些多么普通的家庭呵!但是,正是从这些普通家庭里,我们仿佛听见了千百万群众沿着党的道路迈进的巨大步伐;我们可以感受到千百万群众与党的思想,完全协调的强烈意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