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食堂来了货郎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11
第8版()
专栏:

食堂来了货郎担
山西屯长长子公社 宋安根
这天中午,下地的社员们都回来了,村里的人来来往往地挺热闹,有的人还哼着上党梆子。正在这个时候,哒铃铃的货郎声也飘进了村庄。我应声走出管区办公室,准备买一盒火柴,只见一个老汉右手提着货郎铃,左肩挑着货担,不紧不慢地进了庄。一群刚从幼儿园和小学校放学回来吃饭的孩童们蜂拥着货担,七嘴八舌嚷吵着:
“李大伯,我买石笔!”
“李大伯,那个红皮球卖给我!”
货担刚走在一队食堂门口歇下,吃饭的社员们端着碗拥出来,亲热地向他打招呼:“李大伯,你来啦,可好哇!”
“嗳,好,好!”老李一面回答着,一面背着半袋东西走进食堂,对迎面来的那个青年说:“明光,给你们送盐来了,一共三十斤。”
“谢谢你,老大伯,我来!”食堂管理员崔明光从老李肩上接过了半口袋盐。
老李回到他的货担跟前,还没有摆开货摊,人们早围了他个风雨不透,这个问他买那,那个问他买这,他乐得咧开嘴巴,应接不暇。“赵大婶,你要的暖水瓶给你带来了;小建明,你要的铅笔也带来了;小芝兰,你要的心爱的花手帕我也从城里特意托人给你捎来了。”
我看他这样忙,便先进了食堂。食堂的人们买了心爱的东西,都在试的试,看的看,个个眉开眼笑。这当儿,不知道谁插了一句说:“不是李大伯的殷勤串乡送货,咱们想买东西可不方便了!”
管理员崔明光也跑过来跟我说:“在我小的时候,李大伯就整天在王家庄、李家庄这周围几个村庄串乡了。差不多这几个村人吃的盐、醋,用的布、毛巾等都是从他老人家手里买的。这附近的群众已经把他当成一门离不了的亲戚了,就是三岁的儿童也认得李大伯。
“成立人民公社时,李大伯成了供销总店的售货员,他自己串乡更殷勤,不要说晴天送货,就是下雨下雪他也误不了你的需要。有一次,河里涨了过腰的水,有六、七天的时间社员过不去买东西,他也过不来送货,可是他心里常挂念着:一队食堂没盐了吧;二队食堂没油了吧!他把货物装在缸里,涉水把缸推过河,又担上担子串食堂供应上门。又有一次,那是腊月天,他给李家庄送年货,出摊以后买东西的人很多,不巧,天上飞下鹅毛大雪,不大工夫,地上的雪就很厚,人家都劝他留住,可是他怕王家庄的食堂没有盐和油,坚持串上去了。
“收购忙的时候,老大伯送货下乡,还要结合收购,边卖东西边收废品,东西卖完了,走时又装上废品,所以出门时候挑七、八十斤,回来也满了货担。去年7月间,咱们队正忙着追锄秋苗和小麦回茬工作,二队食堂却出了个事故,炊事员一不小心把锅底弄了个大窟窿!一时借也借不上,买也买不到!没法办,只好让七八十个劳力下灶,暂时回家做几天饭。社员生产正忙,大家都不大乐意!可巧老大伯下乡送货发现了,他不高兴地说:你们为什么不跟我提?他随即挑上货担返回总店,紧跟着,总店几位同志从城里连夜给我们送来一口大锅。第二天劳力又全部上了地,社员们高兴得了不得。再说,有些事根本与他无关,可老大伯乐意为别人代办。比如,社员要寄信,交给他就行了,他替你带到邮电所,下次送货还给捎来收据。……”
哒铃铃的货郎声又响起了,是不是李大伯要走了?我赶忙跑出来找他买火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