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艺无止境——元旦听梅兰芳广播“汾河湾”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13
第7版()
专栏:文艺随笔

艺无止境
——元旦听梅兰芳广播“汾河湾”有感
樊放
元旦,收听了梅兰芳、马连良两位艺术先辈合演的《汾河湾》录音广播,大有新鲜之感,显然和他们两位过去的演出“路子”又有不同。真是“艺无止境”,“一遍拆洗一遍新”。
从四十多年前,从梅、谭(鑫培)合演《汾河湾》起,到今天梅、马合演的《汾河湾》止,对梅兰芳同志说来,这个传统剧目,真是千锤百炼,演得烂熟的了。不仅国内观众百看不厌,国外观众也曾对《一只鞋的问题》(注)深感兴趣。苏联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洛维契·丹钦柯就曾经为梅兰芳同志的表演才能赞叹不已。
然而,这次《汾河湾》的演出,使人感到格外清新。问题并不仅在于剧本台词改了多少,更主要的是由于演员以不同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重新理解了主题、人物,从一种新的创作构思出发,赋予角色新鲜的血液,再一次塑造出具有新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充实了剧本内容。
从收听的广播中,可以感觉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人物的精神面貌有了显著的改变。薛礼的大男子主义、夫权第一、轻视勤劳发愤的“乡下人”,以及对待问题的主观盲动,不仅是被嘲讽的因素,而且受到更为有力的抨击。柳迎春这个勤劳善良的妇女,性格更为鲜明可爱了;她对生活的态度,由过去灰溜溜的悲观、颓丧、软弱,变得坚强、开朗、乐观;对丈夫的态度也不是过去那样一味顺从、贤淑、体贴,而是有分寸的既有体谅,又有斗争。这样就使人感觉到这个在封建社会里,离开丈夫靠自己劳动而顽强生存的人,是那样挺拔高贵,生活得有意义,有气魄。其次,由于人物的性格、关系变了,整个戏的情调也变了,变得异常生动、活泼、明快。柳迎春挺立于舞台,薛礼则显得十分渺小。再其次,剧中人物的行动更为清晰突出,彼此在规定情景中的情感交流愈加紧密细致,因而剧情的发展显得更为紧凑动人,效果也更加强烈。第四,由于修改、剔除了一些不尽合情合理的枝节,和某些演员过去沿习下来与剧情无关的单纯“噱头”,所以戏的发展更自然了,风格高了,也显得干净、洗练。另外有些不大引人注意的细节,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进。例如,柳迎春听说儿子被射杀以后的一声“哎呀”,连梅兰芳同志过去表演时,也是大声喊出来的,而这次则是先有一个闻耗震惊的小停顿,接着喊出一个“哎——”字,当下面的“呀”字才微微出口时,柳迎春便昏厥了。这些改进,足见梅兰芳同志的精细不苟。
据一位老艺人告诉我:《汾河湾》过去是一出“三不愿意”的戏:观众不愿意看,演员不愿意演,派戏的不愿意派。原因是太“温”,不动人。王瑶卿与谭鑫培两位偏不相信这条“经验”,他们花费了几个夜晚,通宵达旦的研究,大拆大改,精雕细刻的合作演出后,终于把这出“死”戏演“活”了。这个事实说明了优秀的前辈艺人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不是保守的,他们勇于做别人所不敢做的;对于一个有基础、有苗头的好戏,敢于大胆改革尝试,通过艰辛的创作劳动,使它在舞台上起死回生。
而梅兰芳同志的《汾河湾》正是观摩学习了他们两位的演出,继承发扬下来的。梅兰芳同志在自己的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曾经详细地记载了他看两位前辈演这出戏时的感受,并从中吸取了精采的部分丰富自己的表演。这说明了梅兰芳同志的成就也是从虚心学习、认真钻研开始,然后深入体会,不断锤炼;他的演出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梅兰芳同志的《汾河湾》,今天以迥乎不同于过去的崭新姿态出现,除了说明一位艺术家对待艺术创作的严肃、认真、不懈的钻研探索,不断的推陈出新,使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新的创作实践以外,还表明了一位艺术家的世界观是艺术创造更为主要的因素。没有演员自己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的转变,不能想像《汾河湾》今天的演出,会给人那样清新的印象。
〔注:梅兰芳同志早年在国外演出《汾河湾》时,为了剧名更能贴切地说明剧情,曾把它改译为《一只鞋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