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先维修后制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14
第1版()
专栏:社论

先维修后制造
机械制造工业(包括机械制造部门和非机械制造部门的生产力量)肩负两大重任: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制造新的设备和工具,为现有设备的维修生产备品备件。在安排生产的时候,首先是满足新设备制造的需要呢,还是满足已有设备维修的需要?这是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必须要有正确的安排。
在建国初期,我国各方面的机械设备数量很少,修配的任务也就比较少。而且,那时候的机械工厂,基本上只能修修配配,制造的能力很弱。自从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特别是大跃进以来,情况有了很大变化。机械工业的制造能力有了很大增长。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基本建设部门,拥有的现代设备数量和品种都大大增加了。农业部门三年来新增加的拖拉机达五万五千标准台,比1957年年底的二万四千标准台增加了一点三倍。新增加的排灌机械达五百四十万马力,比1957年年底的五十六万马力增加了将近九倍。连一些手工业企业也开始使用现代技术。这些情况说明:近几年来,我国的现代机械设备的保有量大大增加了,因而维修的任务也大大增加了。这就向我们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必须把设备的维修工作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使设备的维修力量和制造力量的发展,保持相适应的比例,使所有现有的设备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才有利于扩大再生产。
一讲到扩大再生产,有的同志往往就只想到建设新的工厂、新的车间,添置新的设备。不错,建设新的工厂、新的车间,添置新的设备,是扩大再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机械工业企业一定要重视国家规定的新设备制造任务,一定要注意扩大设备的品种规格,提高产品的质量。但是,扩大再生产是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在原有设备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新添的设备才能充分发挥扩大再生产的作用。一个工厂如果新添了一台设备,同时又有一台旧设备由于维修不好而不能使用,那么,新设备只起补缺作用,这就谈不上扩大再生产。
维修好现有设备,不仅能够发挥原有设备的生产能力,而且维修好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或者改进生产方法,改进操作技术,即使不增添新的设备,也还能够扩大生产规模。从一个企业来说,原有的设备总是大量的。在一般情况下,生产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原有设备,所以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使每台设备都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中,是挖掘生产潜力的一条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实现这条措施的关键,在于加强维修力量。当维修和制造的任务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是先维修,后制造。这样安排是完全必要的。虽然维修所需要的材料、设备、劳动力相对地说是比较少的,但是由于人们习惯于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设备的制造,如果不在计划(材料、设备、劳动力的使用)上把维修放在首要地位,并在执行中加以不断的检查督促,那就很有可能被制造的任务挤掉。先维修后制造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它能保证原有设备得到及时检修,使原有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保证完成维修任务的条件下,按照计划制造新的设备,这样,我们就能更加扎扎实实地扩大再生产了。从经济效果来看,这样的安排,也是最合理的。
先维修后制造的方针是十分切合我国当前的实际需要的。在安排1961年计划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贯彻这条方针。新的一年伊始,各地人民公社正在积极进行春耕的准备工作,各个厂矿企业也正在进行设备维修。这项工作,对于争取今年农业有一个较好的收成,对于完成今年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计划,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除了某些国家规定的必须以主要力量制造新设备的企业以外,各个地区和机械工业等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机械维修和备件备品的生产放在第一位。在农业方面,要抓紧现有拖拉机、排灌机械和各种机械化、半机械化农具的修理。春耕前,要基本上把应当修理的排灌机械、拖拉机都修配起来,以便在春耕时能够正常开动。同时,也要积极地安排农村运输工具的修理,在春耕前,要把可以修复的手推车、畜力胶轮车、木船等都修复好。
在工业方面,首先要抓各种支援农业的生产设备(如制造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的机械设备)和采掘工业设备的维修工作。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做好机车车辆、汽车和船舶的维修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先维修后制造的原则,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把备品备件的生产正式纳入生产计划,关键性的备件生产计划,还要列明品种和规格。计划必须安排落实,并且要按质按品种按数量地进行定期的检查,保证供应设备维修的需要。在安排中,如果生产备件备品所需要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跟制造任务发生矛盾,那么应当优先满足备件备品的生产需要。备品备件生产供应上的原有合理的协作关系,都应当继续保持。
为了更好地贯彻先维修后制造的原则,还要有计划地充实维修力量。各个部门现有的机修厂、机修车间,都要把主要的生产能力用于设备维修和制造备品备件。非机械制造部门所属的机械制造厂,也要将生产能力首先用于制造自己行业的备品备件。专区和县管理的地方机械工业,特别是县和公社的机械工业,则更以修理农业机械和生产一般农具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各地区还要根据需要,在专区以上的农业机械厂中,确定一批工厂专门制造农业机械的备品备件。就是重点农业机械制造厂,也要留有一定的能力制造备品备件。每件新设备出厂时,都要随机配备一定定额的比较容易损耗的备品备件。
在技术上,维修的要求和制造的要求是一样的,都必须十分讲究质量。在计划工作和生产组织工作方面,由于维修比制造零碎、分散,所以需要更精细的计算和周密的布置。
贯彻先维修后制造的方针,不仅是当前增加生产的一条重要措施,而且是提高我国工农业生产水平,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一个重要问题。各有关部门应当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下,密切协作,办好这项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