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半山钢铁厂第一炼钢车间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健全管理制度 以质量为中心带动生产全面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14
第3版()
专栏:

半山钢铁厂第一炼钢车间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健全管理制度
以质量为中心带动生产全面跃进
本报讯 据浙江日报记者报道:半山钢铁厂第一炼钢车间坚持贯彻质量第一、品种第一、规格第一的方针,1960年生产获得全面丰收。同1959年相比,钢产量增加了五成多;新品种钢增加了几倍;钢的合格率提高了7%,合格钢中的一级品率也有提高;铁耗降低了15%。
这个车间是怎样贯彻质量第一方针的呢?我们请车间党委的同志做了具体介绍。
红旗为什么评给乙班
党委的同志讲了一个红旗评给乙班的事情:1960年8月,甲班的产量最高,提前完成了月计划;乙班产量虽然完成计划却没有甲班高,但新品种钢比甲班多一倍多,铁耗也低于甲班。两个班各有所长,红旗应该评给谁呢?经过讨论,车间党委决定把红旗评给乙班,因为他们正确地贯彻了“质量第一、品种第一、规格第一”的方针。把红旗评给乙班,说明党委坚定地树立了“质量第一”的思想,而领导思想明确,工作中抓得紧,则是提高质量的决定环节。这个车间的领导干部下去抓生产,突出地抓质量;会议、黑板报、广播,大讲质量第一的重要意义;总结生产成绩时,首先总结提高质量和降低铁耗的经验。领导这样狠抓质量,职工也就朝着这个方向积极努力。
决定因素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坚持“质量第一”,狠抓质量时,主要的应该抓什么呢?党委的同志介绍说,他们主要的是抓“人”,其次是抓设备、技术。原因是:一、现有的设备技术条件大有潜力可挖,利用同样设备,先进班组的质量比一般水平高许多,就是证明,关键在于怎样把群众发动起来,学先进、挖潜力;二、设备技术条件也要依靠人们去利用、改进,抓设备、技术首先也要抓人。这里有许多很有说服力的事实:有一段时间,化铁炉效率不高,不能满足转炉需要。转炉不能及时得到铁水,温度下降,就要影响到质量,许多人都说这是设备不好。经过领导、工人、技术人员现场观察、座谈、分析,把工人发动起来,多方面地改进了操作方法,设备还是原来的,效率却提高了一倍。有段时间,有人认为原料条件不大好,很难不出废钢,但是丙班却创造了一百四十八炉无废钢,甲班也创造了二十天无废钢。这说明:调动人的积极性是贯彻执行质量第一方针的决定因素。去年,全车间质量进一步提高,主要的还是依靠原来那班人马,那些设备,所不同的,是人的思想认识提高了,“质量第一”的方针为职工群众所掌握。
怎 样 抓?
怎样具体地抓呢?首先是抓思想,让“质量第一”的思想挂帅。他们的具体做法是:第一,领导同志认真向职工交心交底,讲清形势,讲清重要意义。第二,组织人到使用单位参观,征求用户意见。1960年10月间,党委书记带领工人、技术人员到轧钢车间参观,看到质量好的钢,轧出了很好的钢材,质量不好的钢轧不出好钢材,受到很大教育。第三,抓型典,做样子。例如对试制新品种,有人有畏难情绪,说是要炼新品种就不能完成产量计划。党委就决定由一位书记和一位车间主任到丙班做样子。他们在这个班跟班劳动,抓思想,抓关键,结果丙班一个月试炼出了两种新品种钢,质量既好产量又高,提前五天完成了计划。丙班的事迹推动了甲、乙班的职工大炼新品种钢。第四,相互竞赛,及时评比。竞赛、评比以质量为重要内容,大大地鼓舞了职工提高质量的热情。
其次是抓技术,把职工提高质量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攻破技术关上面来。在攻破技术关键中,组织技术表演赛,起了很大作用。去年他们组织了数十次技术表演赛,解决了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例如转炉炼钢中的拉“后吹”,既多耗生铁,又影响质量,车间党委就组织丙班工人杨荣显进行操作表演,推广了他的先进操作技术,促使全车间的“后吹”现象大大减少。同时,领导干部坚持和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也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他们还坚持一班三抓:班前开好接班会,吸取上一班的经验教训,班中有了问题,现场分析研究,随时解决。班后集体总结一个班的生产,做到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
第三,改进生产管理,使之与提高质量、增加品种的要求相适应。在安排月计划时,上中旬安排得多些,力争提前完成全月计划;安排旬计划,又抓紧头几天。这样,就能保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努力提高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在管理制度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全车间以转炉为中心,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明确各工段的责任。每个工人也有明确的职责,促进了每个工段,每个职工互相配合,提高质量。
狠抓质量带来五大好处
坚持质量第一,得来的决不仅仅是质量的提高。党委的同志介绍了他们狠抓质量的五大好处:一、以质量为中心,促进了优质、低耗、高产、安全、低成本的全面跃进。狠抓质量,质量提高了,铁耗必然随之降低,铁耗的降低,生铁增加了,有铁就有钢,又促进了钢产量的提高,成本也跟着大大下降,同时,狠抓质量,要求设备安全运转,也促进了安全工作的加强。二、促进领导作风更加深入踏实。质量的提高,品种、规格的增加,与单纯地增加产量比较,要求领导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进行更加艰苦细致的工作。三、促进了职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现在,每一个职工都可以讲出提高质量对于农业机械化、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克服了对试制新品种钢的畏难情绪,自觉性大大提高了。四、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大批从来没有炼过新品种钢的新工人,现在能炼了,而且炼得不错;一些技术较好的工人也要求继续钻研技术,适应生产需要。五、适应贯彻执行质量第一方针的需要,健全了管理制度,调整了劳动组织,促进整个管理工作越作越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