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阅读
  • 0回复

二斤半豆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19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二斤半豆子
越仁
听人谈起一件事:湖北宜都县向安公社金岭生产队有个社员,把零星开荒收获的二斤半绿豆送到了生产队办公室。有人说:“这太好了,赶快收下吧!食堂正缺小杂粮调剂生活呢!”谁知生产队支部书记余瑞华坚决不同意,说:“屋前屋后种的小杂粮,谁种谁收,这是党的政策,生产队绝不能要!”马上给社员退了回去。这以后……
且慢说这以后怎么样,请大家来想一想:当时究竟该收该退?谁是谁非?
有人会说:“二斤半豆子嘛,为数微小,收下就收下,没什么了不起。况且是社员自觉自愿送来的,若不收,岂不打击积极性?食堂是集体福利机构,收下也是为集体。
看来颇有道理,其实不然。
问题不在于豆子的数量,在于事情的性质。豆子虽少,但牵涉到党和群众的关系。因此,哪怕再少到只有几两几钱,都得考虑党的政策,群众的利益,都得严肃对待,马虎不得。倘若随随便便地收下,群众就会怀疑:党的政策,不是说副业开荒谁种谁收吗?二斤半可以收下,多些就有保证不会收下吗?群众不仅对你失去信心,对其他政策也会受到影响。
说是收下归食堂,正好拿来调剂群众生活,符合群众的利益。但,这是群众眼前的暂时的利益,是违反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最高利益的。因此,应该积极地从其他方面去想方设法解决食堂缺乏小杂粮的问题,不能马马虎虎,随意收下不符合政策精神的东西,违反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利益。
余瑞华同志的可贵处,正是他能够当机立断,明辨是非,因而坚定不移、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政策。党的一切政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的,因此党的政策就是党的生命。无偿地收下二斤半豆子,就会损害这有血有肉的生命。坚决执行政策,退回二斤半豆子,是维护这种生命的正确做法。对待二斤半豆子的两种态度两种作法,事情虽小,却值得我们农村工作同志再三深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