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管好财务是加强公社建设的重要环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0
第1版()
专栏:社论

管好财务是加强公社建设的重要环节
农村人民公社是我国农村中最大量的财富的生产者和分配者,它每天每时都在进行着十分复杂的生产财务活动。人民公社应当怎样理财、怎样管好自己的大家业?这是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公社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各地总结和介绍了一大批善于理财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的先进经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加强党对财务工作的领导,在财务工作中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坚持勤俭办社,实行切实有效的经济核算,就一定能把人民公社的大家业管好,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公社的巩固。
在现阶段,人民公社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的原则,不论是记账、算账、结算分配,也不论是处理现金往来、物资收支,都必须以生产队为基础,从加强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出发,认真地划清三级所有制之间的界限。人民公社的财务工作从表面看,无非是金钱的收支、物资的进出。但是,在这一收一支、一进一出中,反映着丰富的、生动的经济活动和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因此,它又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有了健全的财务工作,可以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使领导者胸中有数,更有效地组织劳动力,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更快地增加生产、增加积累、增加社员收入的目的。生产和财务是整个经济工作的两个方面,生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一切资金的来源,首先是生产决定财务。但是,财务工作也能有力地影响生产,促进生产。问题是很明显的,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财产的管理是否完善、积累和消费的安排是否妥当,这些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生产的发展。因此,人民公社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既抓生产,又抓财务。而当着生产管理已上轨道的时候,大力改善财务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现在,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加强人民公社的建设工作,各地一定要把加强财务管理作为公社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做好财务工作的最起码的条件,是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财务制度。有了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工作才可能有秩序地进行,财务工作才可能迅速、准确、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有效地促进生产、指导工作。为了加强财务管理,公社财务部门应当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对公社财务工作进行一次系统的整顿。根据勤俭办社的方针和经济核算要求,把包括财务计划制度、会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等,尽快地建立和健全起来,并严肃认真地把制度坚持下去。社队领导干部和财务工作人员应当以身作则,按制度办事,廉洁奉公,勤勤恳恳,为大家管好“家务”。
勤俭办社这个口号永远不会过时,不但现在要厉行节约,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仍然要克勤克俭,精打细算。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必须讲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早在抗日战争的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明确告诉我们,要从长远的战略的意义来看待节约的问题。他指出:“任何地方必须从开始工作的那一年起,就计算到将来的很多年,计算到长期坚持战争,计算到反攻,计算到赶走敌人之后的建设。一面决不滥用浪费,一面努力发展生产。”(《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这些话虽是革命战争时期说的,但是在全国人民发愤图强、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极其深刻的指示,仍然是我们必须遵守的正确原则。实行勤俭办社,加强财务管理,必须与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总任务密切联系起来,正确安排和合理使用公社和生产队的人力物力财力,注意全面节约。为此就要大力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精简非生产人员;对于生产性的基本建设,也应当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量力而行,不要在一个短时期内什么都搞。公社和生产队的公积金和公益金都应当规定明确的使用范围,公积金一般只能用在生产方面,公益金也要注意合理安排,节约使用。一切福利事业都不能脱离目前的生产水平和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对于一切公共财产,都要切实管好用好。
推行经济核算,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行勤俭办社的一个重要方法。农村人民公社应当积极开展经济核算工作。根据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根本制度,在农业方面的经济核算,中心问题是搞好包产、包工、包费用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工作。这就要求采取一些简便的核算方法,开展群众性的经济活动分析,发动群众找窍门,挖潜力,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产,降低生产费用。山西省万荣县孙吉公社从1959年开始,开展群众性的经济活动分析,领导社员围绕增产计划、收支计划和劳动生产率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节约了生产费用。1959年,在百日大旱的情况下,粮食增产了11%,各业总产值增长了18%,生产费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却由1958年的26%降低到21%,公共积累和社员收入也都有显著增加。1960年,除小麦因受灾过重而减产外,秋收粮食产量在遭受比上年更严重的旱灾的情况下仍然比上年增长了10%。在生产开支方面,比计划降低了12.8%,每个社员平均收入由上年的八十元增加到九十元。这个事实有力地证明,只要把经济核算真正变成广大群众的经常的实际行动,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实际效果。
为了搞好公社财务管理,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吸引社员群众积极参加财务管理工作。社员是公社的主人,是生产财务计划的直接执行者,正是他们的劳动果实构成了公社全部财产的基础。他们最关心自己的劳动果实的命运。因此,社员群众既有权利也有义务参加财务管理,而财务工作也只有在群众监督下才能做得更好。事实证明,群众不但善于在生产方面挖掘增产潜力,也懂得在财务方面如何厉行节约,问题是如何把群众理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根据各地的经验,要吸引社员群众参加财务管理,必须做好这样几件事:一是制定财务收支计划,要发动社员群众进行深入讨论,集中社员的意见,使财务收支计划一开始就在群众中扎根。二是财务要公开。财务收支计划和各类账目都要按期公布,及时取得群众的监督。三是一切物资的保管和使用要有切实可行的责任制度,组织广大社员来管好用好耕畜、机器、农具、粮食、饲料、种子、肥料等等。四是开展群众性的理财运动,一般可以利用夏、秋两次分配季节,发动群众检查账目,检查收支计划执行结果,检查干部工作作风,总结经验,改进制度。五是在日常的生产和财务工作中,发动群众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实行经济核算。总起来说,就是要把领导干部、财务工作人员和社员群众三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拧成一股绳,人人核算,大家理财。这样做下去,不但可以不断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改进领导作风,而且会更加密切干部和社员的关系,大大增强广大社员的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激发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财务工作是推动生产、实行勤俭办社的有力武器,各级党委应当用足够的力量来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牢固地树立财务工作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服务的思想和长期坚持勤俭办社的思想;贯彻阶级路线,整顿财务工作队伍,培训又红又专的财务工作干部;并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现在各地公社正在进行年终分配,人民公社和农村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应当通过做好分配工作大抓财务管理,发动社员群众检查工作,建立和健全各种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件工作做得好,就一定会进一步促进人民公社社员在争取今年农业的较好的收成的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