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废面盆翻新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0
第2版()
专栏:辽宁通讯

废面盆翻新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李惠民
这些天来,沈阳搪瓷一厂门前的废盆收购站里,人来人往,有的拿着废搪瓷面盆,有的拿着破搪瓷壶。人们只要在这里花很少的加工费,就可以兑换到称心如意的搪瓷品。
两个多月前,厂里根据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决定开展废面盆的回修业务。回修变新的试验任务交给了以由王家朋领导的试验小组。
第二天一清早,王家朋就和试验小组的伙伴们开始试验。老王把一个破瓷盆细致地检查一遍,然后同伙伴们一起,平的平,补的补,一会修理完了。可是挂瓷以后,铁和瓷熔合不好,瓷一块一块掉落下来。他们又连续试验。一次、二次,一连十几次,还是没有突破难关。
一天晚上,王家朋从车间回来,走到化工车间门口,突然想起有十几年工龄的王义臣老师傅。他想:王师傅是化工车间有经验的老工人,一定有办法解决掉瓷问题。王师傅说,根据他的经验,面盆破了的地方有杂污,要挂瓷,必须先用火把浸进面盆的杂污烧掉。王家朋觉得王师傅讲的有道理,第二天一上班,就按照王师傅的办法进行试验,果然有效,挂上的瓷不一块块地掉了。但是面盆表面还有汽泡。为了消除汽泡,让消费者得到光泽如新的面盆,他们又征求技术人员和其他老工人的意见。大家认为这种现象还是杂污没有去净引起的,于是有的提出用碱水洗,有的主张用酸煮。这些意见进一步启发了王家朋。他想,用火烧有效果,再加上用碱水洗不更好吗?想到这里,他同伙伴们商量了一下,马上进行试验。经过一再改进,最后终于修好了第一个废面盆。
这个翻新的废面盆,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原来,面盆损伤处的焊接质量不好,挂瓷后经过震动,焊接的地方还是掉瓷,影响外表美观。于是老王和他的伙伴们又向新的困难展开斗争。一天,王家朋和试验小组的焊接工人施庆祥研究解决焊接质量的问题。老王告诉他:人们都在瞅着我们突破焊接这一关,这一关过了,试验任务就完成了。王家朋要求施师傅回去同组内工人研究研究。经过大家想办法和反复试验,到底找到了改进裁料和细擦、细敲等办法,提高了焊接质量。焊接关突破了,面盆的坚固程度同新盆一样。
废面盆翻新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喷花车间。喷花工人们也纷纷要求为修补面盆贡献力量。喷花工人于顺功第一个把修理好的素色瓷盆喷上鲜艳美丽的花朵。
就这样,沈阳搪瓷一厂成功地翻新了一批废面盆和其它搪瓷品。消息很快传出,广大消费者携带着废搪瓷品,一批接一批地来到这个厂的收购站兑换新制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