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古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0
第8版()
专栏:

古钟
维之
星星稀落了,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这时,“红光”生产队村中央一棵大木棉树上挂着的古钟,就当啷……当啷……响了起来,随着这荡漾在村野的钟声,整个村庄活跃了:做饭、挑水、扫院子、垫圈……
这口缺角的古钟,每天向人们传递着黎明的信息,激越的响声,像一只凤凰在叫。红光队的人们,已经听惯了这悦耳的钟声了。人们一个个有说有笑经过挂着古钟的木棉树下去下地时,一双双带着尊敬和爱护神情的眼睛不住地瞅它。
雨后的繁花特别美,经霜的枫叶分外娇;提起这口缺角的古钟,却可以引出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是1948年的事了,一个严冬落雪的夜晚,“清剿”的白狗出现在红光村东面的山脚;偷偷摸摸的脚步惊动了一位正在山腰砍柴的李姑娘,月光下她疾步跑进山腰小庙。她一边走一边想:这回“白狗”来了,又不知要伤害多少乡亲呵!怎能让它横行。想到这里,她机智地顺手拿起庙门边的斧头,把庙里的古钟狠命地猛敲。急剧的钟声传递出秘密的消息,连同着姑娘迸出的愤怒的呼号。
山在动,地在摇,连深林密处的山鸟也惊起了,小姑娘敲钟的手,震起了个个血泡;当她完成了任务的一刹那,枪声响过,一颗子弹穿透她的鬓角……。姑娘伏在被打坏了的古钟上,双手还紧紧地把斧头拥抱着,惨白的脸上闪出最后的微笑。
1949年红光村解放了。人们多高兴呵!这一带又正好是著名的民歌地区,多少歌手,多少青年人、老年人在一边唱一边舞呵!
“唱得红光江水倒流,唱得代帽山好像是喝醉了酒”。
在这欢乐的日子里,红光村的人们怀念着敲钟的姑娘。农会刚成立,村里为了农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方便,决定把庙里的缺角古钟移到村的中央,挂在木棉树上,按时敲钟。在农会第一次召开村民大会上,村长说:“我们这口古钟,有多么骄傲和光荣的历史,让我们以劳动来纪念那位英勇姑娘吧!”大家推选了另一位李婶子担任敲钟,就在那一天,她敲响这和平劳动的第一声钟声。
从此,一天天,一年年,钟声呼唤着人们,人们和着钟声,在进行着和平、幸福的劳动。人们有的说当年敲钟的李姑娘并没有死,每天她乘着朝霞来到村里;有的说姑娘化作了一只金鸡,每天都在向人们报晓……
敲响第一声幸福钟声的李婶子呢,她更没有辜负李姑娘热爱自由和平的宏志,她从第一次敲钟的日子算起,直到现在已是十多个年头了。她的钟声继承了李姑娘的钟声一直成了人们前进的号召!十多年的寒暑,只要是李婶子没有什么特殊事故,人们每天总能按时听到她的钟声。她每敲完一次钟,就觉得时代又前进了一步。事实也正是这样,起初全村只有参加互助组的人们按照她的钟声行动,后来由互助组发展为初级农业社、高级农业社时,就有更多的人按照她的钟声行动了。公社化以后,她敲钟的作用更大了。红光公社成立的第一天,李婶子把钟敲得比哪一天都响亮,她兴奋地问了几个农民说:“我今天敲出的钟声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几个农民一齐笑嘻嘻地说:“听来比过去响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